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自贸区办公总部下月搬家 政府给企业腾地方

2014年02月22日 12:56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自贸区办公总部3月底将迁至临港,除了腾出空间给企业,更重要的是释放出管理部门思考“转型”的明确信号——

  政府退“幕后” 市场走“台前”

  马年伊始,外高桥基隆路9号一片忙碌的景象。从外高桥保税区、上海综合保税区,到眼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栋曾先后有3个不同管委会入驻过的办公大楼,有望很快迎来一批新的“主人”——自贸区入驻企业。到3月底之前,自贸区办公总部将正式迁至临港地区,目前整个搬迁工作正有序推进。

  在组成上海自贸区的四个区域中,“老牌”的外高桥离市区最近。相比之下,位于上海最东南的临港尚属新兴开发之地,到市中心有7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此次由北至南的“搬家”不是一时兴起,早在数月前就已开始谋划,搬迁范围包括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以及海关、检验检疫、外汇、海事等中央驻区监管部门和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等市政府驻区职能部门。

  把最好的空间“腾”给企业

  “外高桥地区的商务楼宇不算多,把政府部门办公的地方让出来,可以给更多企业腾出空间,”在自贸区管委会不少工作人员看来,“搬家”俨然顺理成章。现在,一个个整理箱早已“待命”,三百多号人也都做好了搬家的准备。

  原来的外高桥保税区是工业园区,过去20多年业务发展以对外贸易和物流仓储为主,符合总部办公要求,尤其是跨国公司总部要求的高端商务办公楼宇较为稀缺。自贸区挂牌后,区域内引入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一批功能性总部企业都希望能尽快入驻开展业务。

  企业的需求摆在眼前,就在去年10月,作为自贸区主要开发建设单位之一的外高桥集团,旗下外高桥股份公司主动“搬家”,从原先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写字楼,迁至一座废弃多年的仓库。此举正是为给一家入驻自贸区的外资银行提供称心的物业,当时管委会方面也已透露出为企业“腾楼”的意愿。

  为临港地区开发“加把火”

  迁址,还有更深远的打算:加大洋山开发力度,带动临港地区发展。

  记者了解到,自贸区管委会办公新址锁定滴水湖附近的港城大厦。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整体迁入将对临港地区功能布局、产业聚集起到一个新的、很重要的激发效应。作为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期货保税交割、大宗商品交易、船舶融资租赁、船舶保税维修、国际中转集拼、启运港退税等重点功能正在洋山保税港区稳步推进。同时,洋山保税港区扩区工作已完成验收,发展空间余地较大,是自贸区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服务等制度创新的重要承载地。

  据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透露,原来临港功能定位是为洋山港和装备业配套,今后在城市功能布局上将围绕自贸区,规划引入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对外贸易展示交易平台,打造成一座人口规模达到100万至150万、独立运转的城市。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事实上,对于自贸区管委会很多工作人员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搬家”。

  2009年7月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获批,在当时“两区合并”的大浦东的范围内,外高桥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都已拥有各自的管委会。要是再建第三个管委会,势必就要增加办公机构、行政人员,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借助浦东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东风”,“三合一”的上海综合保税区尝试打破行政体制束缚,把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洋山综合保税港区和外高桥港、浦东空港、洋山深水港整合为具有协同作战能力的有机整体。成立半年后,新组成的团队就把办公场所迁入了临港地区。

  如果当时综保委落户临港是一张整合优势的“联动牌”,此次管委会主动“搬家”,透露出的则是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思考“转型”的信号——自己“退居幕后”,让市场“走到台前”,发挥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

  对于上海自贸区来说,主要任务归根到底就是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据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透露,今年自贸区有望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行政透明度,事中事后监管6项制度全部落地,包括安全审查机制等新制度有望在一季度内出台。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市场数据共享互通工作已进入数据库对接阶段,不久将投入使用。某种程度上来说,建设自贸区带来的体制上的“变更”,比办公地址的“变更”任务更重,意义也更大。(记者 唐玮婕)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