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蹲点调研

2014年03月03日 14:33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2月7日,省委夏宝龙书记在建德市寿昌镇调研时,充分肯定该镇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做法,要求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总结推广。2月12日至14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派员赴寿昌镇蹲点调研。我们感到,寿昌做法的亮点是乡镇干部全员参与,走访农户全面覆盖,做到了急事难事见干部、政策宣传见干部、化解矛盾见干部、项目推进见干部。调查情况如下:

  一、寿昌镇开展“百名干部访万户”活动,推动乡镇干部离开“案头”走向“田头”、熟悉“户头”,进一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增进了党群干群感情,锻炼了干部队伍,夯实了基层基础。

  寿昌镇是建德市两大副城之一,为首批省级中心镇,下辖23个行政村、4个社区,1.5万余户,有镇干部92名。谈起组织干部走村访户的动因,建德市委常委、镇党委书记吕平说,这完全是“逼”出来的。面对近年来在重点工程推进、民生项目实施、乡村社会治理中遇到的诸多难题,镇党委从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入手,2011年12月组织实施 “百名干部访万户”活动,有力推动了乡镇各项工作。

  一是全员参与、全面走访,乡镇干部争当“大脚掌”。“干部没有例外、走访不留死角”是一开始就定下的规矩。全镇干部被编入27个走访组,对应27个村(社区),每组确定1名中层干部担任联村组长,安排2-3名联村助理,乡镇班子成员联片;每人都有走访任务,人均要走近200户,全年要走完镇上每户人家。起先,一些干部有些想法,思想上有抵触,觉得没事找事;有的怕听不懂方言,担心热脸贴了冷屁股;还有的怕走山路、怕吃苦。但是走了几趟以后,很多乡镇干部尝到甜头,认为“走和不走大不一样”。现在,镇干部走村入户成了常态。

  二是走向田头、熟悉户头,人人都有一本“民情账”。干部把走访作为基本功和必修课,落实“八必联”、“五必访”,做到联系村情清、重点户头清、急难问题清。近200本《走访登记本》,记录了乡镇干部走访的脚步和收获。每户群众的家庭情况、反映问题和处理结果一目了然,种养大户、企业负责人、征迁户、信访户、困难户的重要信息更为详尽。联村干部说起走访对象的家庭情况如数家珍,谁家生产生活有困难,哪户是独居老人,哪个村矛盾问题比较多,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很多干部从不会走、不敢走到现在能走善访,锻炼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做起工作来更有底气了。

  三是有事帮办、无事连心,党群干群“一家亲”。对走访中了解到的群众家庭困难,乡镇干部想方设法排忧解难。对走访发现的一些家庭因病致贫、村组道路没路灯、群众希望喝上自来水等共性问题,联村干部积极向镇里反映,及时研究解决。两年来,全镇累计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1006条,解决859条,落实帮扶资金120余万元。乡镇干部“无事也登三宝殿”,常到群众家里坐坐,留张连心卡,拉拉家常,感情就这么近了。

  四是围绕中心、以访促干,乡镇发展求得“最大公约数”。近三年是寿昌镇大建设的时期,42个重点项目密集上马,仅去年“三改一拆”完成9万平方米,征迁土地1200亩,总体上平稳顺利。要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如果没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难以想象的。很多干部说,“征地先要增感情。只有干部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把功夫下在平时,凡事跟群众商量着办,关键时候群众才会卖账”。2013年,久拖未决的寿童公路、安置房等项目也都提速推进。大走访推动了大发展,寿昌镇在建德市16个乡镇综合目标考核中,从2011年第14位跃居第2位。

  五是以镇带村、固本强基,乡村治理实现良性互动。十八桥村曾是个矛盾复杂村,2011年因三村合并、土地征迁款分配、部分村干部贪腐等问题,引发村民不满,围堵村委会。正月初六,镇党委副书记蒋华进村接访,被村民围攻。镇里专门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果断处理了5名违法违纪的村干部,化解22个遗留问题,选派镇干部担任村书记,理顺了村民的情绪,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镇干部走村入户,对村干部是有力带动。干部下访多了,群众上访就少了,镇里连续两年在市综治工作考核中位列首位。

  六是勤走常访、严格督查,确保走亲“不走秀”。为使走访长期坚持、取得实效,镇里建立了周汇报、月检查、季通报等制度。镇党政班子会议定期分析走访情况,对收集上来的意见问题进行“会诊”,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召开走访工作交流点评会,组织干部谈心得、话感悟,交流走访收获。把联系走访群众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定期回访抽查,邀请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给联村干部打分,两年来对未按要求走访的8名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对走访进度严重滞后的3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4名在走访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干部被提任中层干部。

  二、寿昌经验继承和发扬了浙江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体现了群众工作的时代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实践

  浙江干部有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传统。1963年5月9日,毛泽东同志就在《浙江省7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材料》上作出长篇批示,对我省7个社队的干部坚持参加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史称“五九”批示。进入新世纪,历届省委高度重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张德江同志曾在全省推广嵊州市雅璜乡干部记“民情日记”的做法;习近平同志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下访、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制度,强调面对面做群众工作、跟着群众跳火坑;赵洪祝同志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夏宝龙同志强调联系群众要在“密切”上下功夫,要求乡镇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不当“大首长”当“大脚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这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乡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管用办法。寿昌经验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形势,迫切要求乡镇机关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乡镇一级党委政府直接面对群众,联系服务群众是乡镇的基本职责。寿昌镇开展干部走村访户,上门服务解难题,下移重心办实事,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了乡镇职能的回归。

  二是面对乡镇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把群众工作做扎实,才能确保各项工作一贯到底。当前,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各项改革举措最终要在乡镇基层落地生根,乡镇很多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的支持配合。寿昌镇开展干部走村访户,发挥党的群众工作的威力,不怕磨破嘴、跑断腿,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为各项工作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反思基层干部“工作没少干、群众不领情”的现象,乡镇干部要学会运用民主协商的方法推进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现在基层一些工作之所以“吃力不落好”,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很好坚持这一原则,“剃头挑子一头热”,没有很好地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寿昌镇开展干部走村访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群众想什么就干什么,用协商沟通的办法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四是针对乡镇机关“三门”干部多、外地干部多的问题,必须推动干部接地气、长才干。据统计,2012年底全省35岁以下乡镇干部占41%,大多为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不是本地成长的干部占58%。寿昌镇开展干部走村访户,搭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平台,倒逼他们学方言、学政策、学技能、学做群众工作,年轻干部少了书生气、多了泥土味。

  五是直面信息化浪潮的影响,做群众工作“键对键”永远代替不了“面对面”。一些干部习惯“用上网代替上门、用通话代替见面”,交通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感情也变淡了。做群众工作,就要走到群众中间去,坐到一条板凳上,这是老办法、笨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寿昌镇开展走村访户,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无线联络为现场办公,努力做到急事难事见干部、政策宣传见干部、化解矛盾见干部、项目推进见干部。

  三、寿昌经验抓得牢、有实效、可复制,要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推广,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使之成为我省作风建设重要载体

  我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开展“基层走亲、连心解忧”活动,明确乡镇、街道联村干部要走遍联系村所有农户,全面深化推广寿昌经验。

  一是对每个乡镇都明确提出“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要求。这些年,我省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推广这项工作有基础。我们选择杭州、宁波、嘉兴、丽水、舟山等地部分乡镇,对全面推广这项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一般来讲,每名乡镇干部联系农户都在100至200户,能够完成走访任务。对一些规模较大的村,走访总量虽然比较大,但居住比较集中,联村干部多,走访一遍问题不大。丽水、舟山等地的一些乡镇,有些自然村比较偏远,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但户数相对较少,每年也能走访一遍。基于以上分析,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全省要集中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考虑到全省乡镇情况千差万别,对走访要因地制宜,在听取意见环节可相对集中,总的要在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前走访一遍。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把乡镇干部每年走遍辖区内所有的户作为常规性工作,长期坚持下去,确保不走形式。

  二是分层分类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乡镇重点是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村借鉴温州市开展“红色细胞工程”、实行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的做法,重点开展“联系不漏户、党群心贴心”活动,要求每名村干部和党员都能联系到户、联系到人。社区重点是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活动,推动在职党员全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省、市、县机关部门的干部,也应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主动下基层走亲连心,带头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从寿昌镇干部走访情况看,收集上来的问题有近三成,乡镇层面无法解决,这就要求在县级层面建立完善民情交办机制,协调整合职能部门力量,强化问题处置,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我省一些地方推行党的建设、社会管理、民生服务“三网合一”,建立民情在线系统,畅通网上民情收集、民事交办、联动服务的渠道,提高了联系服务效率。还有一些地方对乡镇干部的知名度和群众的满意度进行双向测评,重点考察干部是否熟悉村情、是否走访过农户、是否为群众办过实事、群众是否满意,督促干部真正深入群众。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编辑:柳龙龙】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