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俄经济军事合作双管升级 “抱团”因战略互需

2014年05月22日 17: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阚枫)“中俄天然气合作取得实质突破,中俄东海联合军演又凸显双方高度互信,中俄关系迈向‘新阶段’实质上源于战略上的相互需要。”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左凤荣22日这样分析当前的中俄关系。

  22日,在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地区合作委员会主办的“东亚大国关系的新变化”研讨会上,当前中俄在经济、军事领域的合作升级被众多专家学者所聚焦。

  启动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签署“有分量”的联合声明、中俄天然气合作迎来“破冰”……20日至21日,中俄元首在上海的会晤牵动全球目光。

  经历10多年谈判之后,中俄两国21日在上海宣布签署两份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有媒体将此称为,一份护航中俄经济合作升级的“世纪大单”。

  “此次中俄发表的《联合声明》明确宣布将建立全面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这份长达30年的合作大单无疑是中俄经贸长期合作双赢的一个保障。一方面,俄方需要一个稳定的能源出口,另一方面,从地缘上看,中国也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左凤荣分析。

  虽然,中俄双方并未公布此次天然气合作的最终定价,但是,左凤荣表示,近年来的中俄能源合作中,中国的资金和企业已经开始进入俄罗斯能源的上游开发,上下游联动的合作模式加深了双方利益的密切程度。

  “由于是共同开发,所以,长远来看价格高低都是双方得利,这种能源合作实际上提供了双方经济合作的深层保障。”左凤荣说。

  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中俄关系保持健康发展,但相比于更为紧密的政治关系,中俄经济关系略显弱势。中俄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当前的双边经济合作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能源与资源的充实,俄罗斯则需要国际市场,中俄经贸领域的深化、扩宽和升级,必将使双方的互补潜能得到释放。

  除了30年的天然气合作大单,从20日开始,一场高规格的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在中国长江口以东的东海北部海空域举行,中俄元首共同出席此次军演开始仪式。

  此次联演,中俄海军都派出了主力舰艇参加,双方14艘水面舰艇、2艘潜艇、9架固定翼飞机、6架舰载直升机、2个特战分队齐聚一堂。

  此外,双方参演舰艇首次全部混编,首次演练“联合查证识别”,首次组织潜艇与水面舰艇编队进行自主对抗……除了高规格和先进的参演装备,此次军演的演习科目也凸显了中俄军事合作的升级。

  “中俄并不是结盟关系,中俄的军事合作是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维护地区安全的使命,军事合作的密切也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重要体现。”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部主任张沱生分析。

  正如专家分析,长期以来,中俄两军保持了开放、互信、合作的友好关系。2003年至今,两军多次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联合演习。其中,“和平使命”系列反恐演习自2005年以来已举行6次,“海上联合”系列海上演习自2012年开始,已连续举行3次。

  然而,伴随着中俄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升级,一些西方媒体分析,近期的乌克兰问题中,美欧对俄罗斯政治上的孤立及经济上的制裁,加速了俄罗斯的“东进”步伐,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也客观上促进了中俄“抱团”。但是,在专家的分析中,这种观点过于片面。

  “不能简单理解中俄关系密切是针对某个第三方,中俄之间经济合作根本上是源于中俄经贸关系的内生动力,政治、军事关系的提升也是由于宏观的战略互需。”左凤荣说。(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