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众参与难 城市规划警惕政府被利益集团“绑架”

2014年07月16日 15:1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政府的权力关到笼子里,也要把老百姓的行为关到法治的笼子中。此外,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警惕政府可能会被某些利益集团所“绑架”。

  在近期召开的第九期北大博雅公法论坛上,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围绕“城市规划与公众参与”主题发表了上述观点。

  余凌云表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都是由政府从完善制度的角度推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对一个小区进行改造建设,业主们在参与表态时,大多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诉求辩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意见多元化了,但是却不能够达成一致,反而有可能激化和衍生出更多的矛盾。”余凌云说,本来是想引入公众参与以解决问题,但事与愿违却引发了更大的问题。

  此外,在一些城市规划项目中,某些利益集团的权力过大,即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老百姓的声音也是微弱的。

  余凌云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参与的结果是局部或者特定群体的声音声势最大,最终政府会被其“绑架”。

  究其原因,余凌云认为,在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上,目前仍是理念的东西多,但制度性、可操作性的内容少,“大家都知道公众参与是一种很好的民主方式,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大家却很茫然”。

  专家说法

  公众参与应有制度保障

  余凌云建议,不仅政府的权力要关到笼子里,老百姓的行为也要关到法治的笼子中。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公众参与必须要有制度保障,要更规范化。同时,还要培养老百姓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树立起理性的公众参与态度,改变原有的盲目一味伸张个人利益的现状。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握有公权力的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依法办事、不违反规划规定,及时与公众沟通、征求社会意见,让城市建设更具人性化一些。

  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在我国还是摸索阶段,不应该大规模地推行,“在操作层面上如何落地,真正在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仍需要大家长期的共同努力”。(记者 纪欣 实习生 李莹莹 )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