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PEC高官会告别“半瓶水” 绿色标签留个人标记

2014年08月10日 08:2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在APEC第三次高官会上,会议饮用水瓶被贴上了一种绿色标签,参会人员饮用时可在标签上做出标记、辨认自己水瓶。会务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让会场告别了“半瓶水”的浪费现象。

  绿色标签留个人标记

  走进APEC第三次高官会北京宫会议厅,来自加拿大的会议代表发现,桌上的矿泉水瓶好像有些异样,通红的瓶身上一处绿色标签格外显眼。

  “Mark me, drink me, take me(给我做标记,饮用我,带走我)”

  看完绿色标签上印着的这行小字,他欣然用指甲在标签上划出了一个笑脸,作为自己的标记。“我会喝光这瓶水,不用担心和别人弄混水瓶。”

  每天在北京召开的各种会议成百上千。会场提供的瓶装水多是一个模样,开盖后很容易弄混,特别是有中场休息的会议,参会人员再回来时弄不清哪瓶是自己喝过的,只好弃之不喝或再开一瓶,造成很大的浪费。

  APEC第三次高官会会务服务部有关负责人说,正是这小小的绿色标签,让每天数千人开会的会场告别了“半瓶水”的浪费现象。

  多数代表喝光瓶中水

  来自市外办的彭力是绿色标签的创意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去年召开的APEC非正式高官会上,会务部门就试用了这种可以用指甲划出印记的标签,方便参会人员在瓶子上写名字或做记号。“这个绿色的标签有个名字,叫‘iWater’,意思就是珍惜、节约饮用水。”他说,这也正好契合了本次APEC高官会绿色办会、节俭办会的原则。

  “从会场回收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代表都将瓶中水喝光了,基本没再出现‘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在北京宫会场外的志愿者说,看到一个个没有浪费、全都喝干净的水瓶,他们也很高兴。“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一些参会代表在绿色标签上划出的个性标记,有的类似涂鸦、有人签名帅气……”

  市旅游委副主任于德斌表示,目前本市举办的多种会议都在饮用水瓶外加贴了这种记名标签,方便参会人员标记、辨认自己喝的水瓶,尽量杜绝会议饮用水浪费现象,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知识窗

  “APEC方式”

  APEC成立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作方式,即“APEC 方式”。其特点为: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的指导下,APEC成员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作出自己的努力。这些原则和做法,照顾了合作伙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他们不同的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

  ■ 探访

  安检民警每天弯腰3万次

  已有320余名参会境外代表抵京,北京饭店十余出入口全天24小时安检

  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北京已迎来320多名参加APEC第三次高官会以及相关会议的境外代表,为确保安全,安检民警24小时值班,总计每天弯腰下蹲3万次左右。

  会场每日安检

  至少1.5万人次

  “您好,请微张双臂,接受安检。”北京饭店莱佛士南门内,前来参会的代表走过安检门,民警尹诗玉马上笑着迎上去。手里一公斤重的安检仪上下翻飞,仅几秒钟就把代表上身正面检查完毕。

  “稍等。”见代表欲转身,尹诗玉赶忙拦住,快速弯下腰去,仔细地用安检仪遍查腿部和鞋子。“现在您可以转身了。”又一次快速弯腰后,尹诗玉完成了全部的安检工作,微笑着说:“谢谢合作。”

  APEC第三次高官会安保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鞠躬”式安检,每天至少有1.5万人次,需要民警弯腰安检3万次。也就是说,参与安检保障的百余名民警,每人每天至少要弯腰170次以上。

  “不止弯腰,例如裤兜等人体安检的重点点位有20个,都要仔细检查才能保障会场安全。”民警张召成表示,保障会场安全方面要力求精准。

  另据会议安保组负责人介绍,参与安检的民警分成7个班次,在十余个出入口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安全检查。

  开通参会人员

  入关绿色通道

  据了解,作为重要国际会议,APEC贵宾向来都可以享受便利的通关服务。市交通委、市口岸办等单位协调首都国际机场,特别开通了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减少参会境外代表出入境通关等候时间,受到多国代表的赞许。

  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于德斌透露,从第一位来自新加坡的代表抵京算起,3天来北京已经迎来了326位参会的境外代表。(记者 林野)

【编辑:杜雯雯】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