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劳动者如何远离高危环境

2014年08月24日 06: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前不久,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吸取近期发生的重特大事故血的教训,集中开展以“六打六治”为重点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打击治理力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对于工人来说,如果工作环境存在问题,如有粉尘污染、防护措施不到位,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律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遇到这类情况,工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护自己:通过向有关部门或机构申诉或求助,给用人单位施加压力,迫使用人单位改善工作环境;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保个人身体健康;把工人团结起来,通过工会或推选工人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集体协商,协商成功则改善工作环境,协商不成选择离职;直接以此为理由,解除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当前大环境下,劳动者要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悲剧,一方面要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让自己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敢于跟侵权行为说“不”;另一方面,劳动者需要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增强组织能力与谈判能力,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工作环境。

  为何企业安全培训不到位?黄乐平认为,外在监督不到位似乎是因素,其实是表象,真正的根源在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动力机制不足,权利主体错位。“对于企业而言,违反法律规定,以牺牲劳动力保护为代价创造企业的高额利润,所得远远大于所失,违法成本远远小于违法获利。而对于劳动者而言,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他们本来是权利主体,可以要求企业依法依规规范工作环境,但是在现实的劳资关系中完全是被边缘的群体,没有任何话语权,加上生存需要、缺少安全生产知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劳动者对如此高危作业环境的屈从与默认”。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吴雪洋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