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正由各部委分别牵头制定完善

2014年12月08日 11:1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二十余个省份出台国企改革方案、国资委启动四项改革试点、中石化迈出混改实质性步伐……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层面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动作不断。不过,在中央层面总体改革方案出台之前,改革举措甚少触及最核心、改革难度最大的问题。

  记者走访参与国资国企改革的有关部委、核心人士以及权威专家,梳理方方面面对于国企改革的意见和看法。综合来看,眼下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仍然存在四方面亟待突破的难点:

  【难点之一:国企功能界定和分类】

  新的形势和历史阶段下,国有经济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何种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记者调研发现,各界对改革方向仍有诸多不同见解:比如,在改革方向上,分歧体现在:以管资本为主会否导致国有经济控制力下降?资本化之后,是否需要对现有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是否需要保留功能性国有企业?等等。

  “必须从分类开始才能有效推动分类管理和改革,目前国资监管改革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行业还是以功能进行划分,当前应尽快厘清相关问题,尽快出台分类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

  【难点之二:国资监管体制怎么改?】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则是众多人士认为最为紧迫的任务。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层面对于国资委“管得过多过细”的批评较多,要求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呼声高涨。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该遵循怎样的监管模式?已成立运作11年的国资委该如何重新定位?

  眼下关于国资管理体制,各方面研究较多的是管理体制框架究竟采用两层还是三层架构。但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邵宁看来,“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定位准。”国资委改革是紧迫的任务,“自我改革是最重要的,既不能越位管太多,同时也不能理想化什么都不管。”

  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考虑到当前为数不少的国有资产上依然附着包括富余人员等在内的很多社会负担,过渡期国资监管定位应包括管资本、推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化解历史问题和确保社会稳定等。

  【难点之三:混合所有制怎么混?】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过去一年中,一些央企和地方国企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不过,从国有资产整体通盘考虑,在哪些行业搞混合所有制?哪些不能搞?哪些领域应该大力搞?在明确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和分类之前,怎么混仍然不甚明确。

  一些层面推进的混改中出现诸多困境,比如混改公私双方都有疑虑,国有企业担心国有资本流失,私有企业担心国有企业机制僵化,损害利益。“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在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看来,问题核心在于怎么保护中小股东权益,规范大股东行为。

  一个各方面达成的共识是,改革过程必须公开透明,坚持程序公正、公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必须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绝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

  【难点之四:寻求国企改革突破口】

  国资国企系统问题纷繁复杂,很难简单设定某个理想模式,指出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进行全面推进,如何在繁多的头绪中厘清关键性问题,找到改革突破口,并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具可操作性的改革步骤极为关键。

  突破口在哪?有观点认为,当前可以设立两类公司为突破口,逐步推动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也有国资权威人士建言尽快增加公司高管市场化选聘的比例,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取消国企高管的行政级别。

  经济学家华生认为,当前应选择各方意见比较一致、能够赢得社会舆论支持的点作为改革第一步突破口。在他看来,政企分开、国企负责人去行政化是连续多年写在中央文件中的内容,而且容易赢得社会支持,改革应该从“政企分开”上实现突破。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根据总体部署,与包括前述四大难题在内各项问题相关的改革方案,正由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分别牵头制定完善。人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事关百万亿规模国有资产的国资国企改革,能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记者华晔迪)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