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办专项督查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权力清单成亮点

2015年01月19日 09:26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制图/李晓军

  国办《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落实情况如何?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进行了专项督查。目前,已将31个省及45家部委的落实情况,首次集中发布到中国政府网。网友可对优秀者点赞。

  《要点》确定了信息公开六大重点领域:行政权力运行信息、财政资金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公共监管信息和依申请公开。

  从督查情况看,各地区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狠抓落实,突出特色,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对上述“成绩单”进行了分析汇总。发现在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详细程度方面,地方政府表现要优于部委机关。31家省级政府全部按照《要点》规定,公开了各自在上述六方面重点领域的信息,近三分之二的部委机关没有发布“公共监管”信息或数据。

  【重点1权力运行】

  权力清单成为亮点

  项目组考查发现,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省级政府都能及时将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信息及时公布;各部门、各地方纷纷清理行政权力事项,编制权力清单,清单制成为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的亮点。

  比如在行政许可方面,部委机关中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其就行政许可扩大结果公开范围,细化审批过程和结果信息公开内容。

  在地方层面,安徽、浙江形成了行政权力、责任事项、追责情形“三位一体”的权责体系。此外,浙江还建立了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便捷性。关于行政许可信息,北京市公布得比较详细,北京把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办理依据、受理方式、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办理程序、需提交的材料目录、表格及示范文本下载、办理机构、咨询电话等信息详尽公开,提高了行政相对人的办事效率。

  【重点2财政资金】

  党团机关同步公开

  针对财政资金信息和“三公”经费信息的披露,不管是部委机关还是地方政府基本都能及时详细地进行披露。特别是央行不仅公开本部门的预决算、“三公”经费信息,而且对总行8家直属财政预算拨款事业单位的预决算情况也进行了详细公开。

  安徽不仅公布省级政府的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同时公布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115家省级一级预算单位(包括党委、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等部门),并同步进行解读。全省16个市105个县(区)也首次实现预决算公开。

  北京在公开2013年决算时首次增加了公共财政预算的决算总收入、决算总支出结构图,决算收入和决算支出重点科目完成情况的对比图,年度间“三公”经费支出规模对比图等图表展示,更加直观清晰地反映相关决算内容。

  【重点3资源配置】

  只有部分部委发布

  对于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与公共服务信息公开,部委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只有部分部委机关对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进行披露,而进行详细披露的更是寥寥。只有教育部、卫计委、人民银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招标、中标信息在专门的采购网上予以详细公布。卫计委还就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科技管理和项目经费信息予以及时公布。

  相反,各个地方政府都能根据要求公布相关信息。北京、安徽、甘肃对于有关信息公布得更加细致。例如,北京、安徽、甘肃通过建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网”,公布中标、成交、更正公告信息。北京在市卫生计生委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建立“医药价格查询”栏目,公开“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北京市西药最高零售价格、北京市中成药最高零售价格”等信息。

  【重点4公共监管】

  部委表现差强人意

  观察省部两级政府部门的“成绩单”发现,近三分之二的部委机关没有自己的关于公共监管方面的信息披露或者情况介绍。只有少数机关对此进行了披露,比如卫计委不仅及时公布相关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信息,还启动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教育部也设立了专门的“曝光台”,公布各项违法、违规事件,接受社会监督。

  地方各省的情况显然好于部委机关。31个省政府全部都有自己的公共监管信息介绍和数据。特别是安徽、甘肃对于“信用信息”的建设值得借鉴。例如,安徽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在“信用安徽”网设立“最新信用信息公开”“产品质量红黑榜”“信用服务”“信用查询”等栏目,扩大信用信息公开效果。甘肃则已经建成运行了全省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重点5依申请公开】

  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在依申请公开工作方面,部委机关和地方政府在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上都有进步,比如交通运输部在“成绩单”中详细披露了2014年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数量、申请方式、所需用途、办理情况等。教育部、农业部则以美观清晰的图表展示,让人一目了然。

  在地方政府中,甘肃省表现突出。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曾收到公民吴某的信息公开申请,申请公开的信息为省长助理、省政府副秘书长姓名、履历、分管工作等情况。工作人员在积极答复申请人的同时,在“中国·甘肃”门户网站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公开,避免了重复申请。此外,甘肃省政府注重与申请人加强沟通联系和回访,做到了通过书面、电话、电子邮件多种渠道答复,满意率达到了100%。

  不过,依然有不少部委机关没有关于依申请公开情况的介绍,或者内容贫乏空泛,没有实际数据。比如,某地方政府对于自己在2014年的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总结就是“请专家对行政部门领导干部进行了法制培训、讲座”,“通过培训,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了做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项目组根据各行政部门公开的材料看,发现谈成绩的多,谈问题的少。有的总结材料完全就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有的还给自己打了90多分。项目组对此分析指出,那些“沾沾自喜”的政府部门,身在其中难免不能客观看待自己身工作,正因为此,开展第三方评估就显得很有必要和意义。

  项目组还发现,有的部门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误认为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报道就是在做政府信息公开。

  对于晾晒“成绩单”所反映的种种问题,项目组认为细化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势在必行。记者万静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