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斩获颇丰”

2015年03月16日 21: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斩获颇丰” 首批女潜航员“表现不俗”

  历经近4个月,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下潜13次,大洋第35航次——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圆满完成。搭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母船“向阳红09”将于17日抵达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

  围绕“蛟龙”号的有关情况,记者16日进行了采访。

  首次发现多个海底热液喷口 采集到700多份生物样本

  现场总指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说,这是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地形复杂的西南印度洋深海热液活动区开展科学调查研究,不仅验证了“蛟龙”号深海作业技术能力和优势,而且在科学、人员队伍培养等方面“斩获颇丰”。

  在科学方面,首次利用“蛟龙”号开展了西南印度洋脊不同类型的热液系统地质环境特征、热液流体特性、生物多样性特征等方面的精细调查、观测和对比研究,取得了大量高精度数据资料和样品。首次发现多个海底热液喷口,为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的资源评价和环境基线研究、全球尺度下热液生物区系划分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资料。

  参加本次科考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邵宗泽说,跟随“蛟龙”探海是令人激动的经历。“蛟龙”号利用激光测距仪发现多个“大烟囱”——高温流体与周围冷海水混合,形成高温或低温热液区,在高温热液区往往沉淀形成硫化物“烟囱”。潜航员驾驶“蛟龙”采集到700多份珍贵的生物样本,其中很多是螺类。人下不下去很不一样,过去用仪器花很多时间扫描,“蛟龙”号带着科学家“抵近”观察深海世界,这是此前的科考无法比拟的。

  于洪军说,“蛟龙”号“出征”,为我国科学家自主开展深海热液环境下的生物、海洋地质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支撑;为引领国际超慢速扩张洋中脊深海极端环境研究提供了可能。同时,打破了只能利用国外载人潜水器在深海热液活动区开展科考的局面。

  女潜航员首秀“表现不俗”

  于洪军表示,结合下潜科考作业,还顺利完成了包括张奕和赵晟娅2位女潜航员在内的6名潜航学员的下潜培训。学员们在生理心理适应能力、环境观察能力、水下通信保障和设备操作等方面出色完成了培训任务。我国潜航员队伍后继有人。

  “张奕和赵晟娅表现不俗。”潜航员傅文韬说,“她们是全国范围选拔出来的,自身特别优秀。本航次她们的位置是副驾驶,能够按照下潜计划的要求,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且克服了潜器里空间狭小带来的多种困难。”

  “深潜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作为女潜航员,她们的努力和付出会更多。我对她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希望以后还能够一起训练。”潜航员唐嘉陵说,跟男潜航员相比,女潜航员更加细致,这是她们的优势。

  “去年一年训练任务集中,她们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于洪军表示,按照培训计划,女潜航员需要完成三次副驾驶和三次主驾驶的下潜任务,根据考核结果,才能“毕业”胜任潜航员岗位。本航次她们完成了副驾驶的训练任务。

  “蛟龙”安家青岛 2015年将赴西北太平洋和马里亚纳海沟

  随着“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单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尾声,“蛟龙”号将安家青岛。

  去年“蛟龙”号任务很重。先是2014年6月至8月完成了在西北太平洋的第一航段任务,11月25日起至今圆满完成第二、三航段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修整”,“蛟龙”号将再次踏上征程。

  “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将分两个航段进行。第一个航段计划于2015年6月至8月赴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合区开展资源和环境调查。第二航段于8月至9月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基础科学调查研究。”于洪军说。(记者余晓洁、张旭东)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