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人道援助拉近中国与世界距离

2015年04月21日 18: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4年2月21日,中国红十字会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交接仪式在缅甸拉咱地区举行。中新社发 董子畅 摄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马学玲)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林娜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中国红十字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交往工作,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未来,将积极推动与周边及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民间交流,开创人道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国际援助:分量日重,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据商务部消息,近日,中国红十字会与埃塞红十字会签约开展第一个人道主义援助项目。

  埃塞红十字会官员称,这一项目涉及教育、医疗和水务领域。在首次援助行动中,中国红十字会向该地区选定的小学校赠送价值28.6万美元的桌椅、发电机和信息通讯设备。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中国红十字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交往工作,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也拉近了中国红十字会和国内外需要帮助的人们的距离。”郝林娜说。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早在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由于中国与海地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中国政府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海地捐款100万美元。

  再如,2011年2月16日,利比亚发生武装叛乱,反政府武装和政府军队长期对峙,局势十分紧张,人道主义危机严重。当年8月和10月,中国红十字会先后两次向利比亚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又如,2014年2月,价值500万元人民币的一万个家庭箱从中国启运,送抵缅甸北部克钦地区。这是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首次直接将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送到战乱冲突地区。

  协助政府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是中国红十字会发挥“政府在人道领域重要助手”作用的鲜明体现。郝林娜说,“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九大”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先后参与了海地地震、东日本海啸、东非饥荒、利比亚战乱、菲律宾台风、缅甸难民等重大灾害和冲突的救援救助工作,涉及资金约2.32亿元人民币。

  其中,对菲律宾台风灾害的救援,是中国红十字会在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派出国际救援队之后第二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救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红十字会首次向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家派遣综合救援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表示,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能够在90年沉寂后再次走出国门、不辱使命、载誉而归,得益于中国红十字会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得益于中国红十字会的机遇意识和抢抓机遇的能力。

  除了对外开展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活动,中国红十字会还主动积极争取商务部支持,执行非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项目。与此同时,还举办各类国际研修班,支持发展中国家红会能力建设,以及深入受援国社区和农村开展综合社区发展项目。

  国际化之路:扩大交往,引进理念、技术和资金

  作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成员之一,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引进国际标准和理念,扩大国际交往,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

  2013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启动组织能力评估与认证(OCAC),对自身组织能力进行评估,迈开了引进国际组织先进管理理念的第一步。此后,中国红十字会又在31个省级红十字组织开展了OCAC评估。

  OCAC是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在对全球180多个国家红会的调研与意见征集基础上制定的诊断式评估工具,是为打造强大国家红十字会而设立的国际评估程序,为评定“强大国家红会”提供了具体的国际衡量标准。

  加拿大红十字会在国际救援和志愿者管理方面经验丰富。2013年起,中国红十字会主动和加拿大红十字会合作,开展白求恩国际代表/志愿者培训项目,借以提高中国红十字会的紧急救援能力,尤其是国际援助能力。

  据介绍,2014年,中国红十字会已先后派出6人分别参加国际援助能力建设培训班和医疗ERU培训班。2015年,中国还将派人到加拿大学习国际救援和人道物流相关培训。

  同样从国际项目中获得灵感的还有中国红十字会倾力建设的“博爱家园”项目。据王海京介绍,该项目源自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在灾害救援中强调的“社区恢复力”概念,根据中国实际需求和红十字会核心业务进行设计。目前,该项目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试点,得到了联合会和国际委员会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中国红十字会还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支持。2010年玉树地震救灾及重建资金中,红十字会境外援助项目提供的资金达12983万元。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救灾期间,共收到境外捐款共计人民币6211万元。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瑞士、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红会,还在大众卫生、减灾备灾、艾滋病预防、水上救援等方面援助资金约8550万元。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也对中国红十字会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联合会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捐物共计约8.33亿元人民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各类项目资金支持约3500万元。

  加强交流:活跃国际舞台,具更多话语权更多责任

  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及兄弟国家红会的交流合作。五年来,共接待来访团组152批,促进了与各国红会的相互了解,为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1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已派出180余名代表参加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国际会议100次,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红会和国际组织的多边、双边交流也日益频繁、深入、富有成效。

  通过“走出去”系列动作,中国红十字会逐渐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成为越来越活跃的角色。

  2013年9月21日,是一个令中国红十字人难忘的日子。这天,在悉尼召开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第19届全体大会上,中国红十字会再次当选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国。

  在郝林娜看来,这是国际红十字运动大家庭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认同,同时也赋予了中国红十字会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更多的话语权和更重要的责任。

  带着这样的责任,中国红十字会于2014年10月承办了第九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亚太地区大会,再次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风采。

  据介绍,此次会议产生了成果性文件《北京创新宣言》。“宣言”为亚太与中东各国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提供了联合行动愿景计划,成为未来四年各国开展相关业务和国际合作的纲领。

  会议期间,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多边与双边会见,与来自国际组织及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柬埔寨等15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了会谈,并就人道领域工作、形势及交流合作交换了意见。

  郝林娜表示,五年来,中国红十字会通过各种交流和合作,不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平台,展示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红十字会的形象,在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前不久,中央召开了高规格的外事工作会议。习主席的讲话明确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政策和大外交战略,也为红十字会充分发挥民间外交渠道作用,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指明了方向。”郝林娜说。

  她表示,未来,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紧紧围绕国家外交战略大局,积极推动与周边及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民间交流,开创人道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