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风眼中的湛江:一个台风把养殖场打没 渔户损失惨重

2015年10月07日 09:3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举办完省运会赛事不久的体育场馆顶棚在台风中受损。

  在湛江的海滩边,眼看自家的鱼排和养殖箱飘散在水面上,四周漂浮着每条重十多斤的死鱼,养了十多年鱼的陈水生眼眶泛红。

  6日上午,距离台风登陆已经过去40多个小时。陈水生一边在被台风席卷的废墟中收拾仍然有用的材料,一边也暗自庆幸及时上岸,保全了生命安全。

  4日下午2时10分,台风“彩虹”在湛江市坡头区登陆,重创当地渔业。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坡头区所有渔民在台风袭击前已上岸避风。不过,南方日报记者6日深入破损渔排堆积的海岸发现,渔户经济损失惨重,全区养殖业损失近2亿元。

  6日傍晚,密云下露出了连日来罕有的霞丝,渔民们抢着空当收拾残局,他们盼着天气放晴,更盼保险政策早日出台,减轻“看天吃饭”的压力。

  一个台风把养殖场全打没了

  支离破碎的渔排、被风浪打烂的铁皮屋、恣意漂浮的蓝色大桶……在坡头南三大桥桥底,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海面上,满目疮痍。

  “坡头区沿海十几公里的渔排都被打翻,被吹到这里之后就堆成了山。”家住南三镇新门口村的渔民陈水生无奈地望着眼前这一片狼藉。

  十多年前,陈水生白手起家,借钱支起自己的第一个渔排,建起有70多个网箱规模的养殖场。“唉,一个台风全都打没了。”陈水生叹息道。

  陈水生一家十几口靠着这渔排过活,如今这生计都断了。他初步估算,这次台风给他带来的损失超过100万元,50多岁的他只得做好出外打工的准备。

  据湛江市坡头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潘联宁介绍,在这片水域,像陈水生这样损失惨重的渔业养殖户有几百家,每户损失都达到百万元左右。坡头区全区养殖业损失超过2亿元。

  记者在南三大桥桥底看到,仍有不少渔民到破碎的渔排上捡拾可用的物品。

  “一个大桶就要100多元,我的渔排上有500多个,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啊。”陈水生说,台风过后,渔民能做的就是将可用的材料收回。而对于大片的死鱼,他们已无能为力了。

  从南三大桥桥头下坡,记者走向破损渔排堆积的海岸,沿路沙滩上散布着翻着肚皮的青鲈。“一尾鱼苗就要20多元,养了3年,好不容易长这么大,却全没了。”一名渔民对记者叹息道。

  出海的渔船也损失惨重。在坡头区灯塔公园避风港,仍有近十艘渔船被掀翻了漂浮在海面上。“全区共有22艘渔船被打翻,46艘渔船遭到损毁。”潘联宁说。

6日,赤坎区海滨大道一处加油站,车主焦急地等候。

  一条渔船凝聚渔民全部心血

  “损失很难避免,最好的情况,就是渔民能够在台风到来前把比较大的鱼捞起卖掉。”潘联宁说,不过这次台风变化快,很多渔民还是来不及。

  万幸的是,人都上岸了。

  临海的坡头区是湛江市渔业养殖和出海打渔的重要地区。2日获悉台风的气象信息后,潘联宁立即通知气象局所有人员取消国庆假期待命。3日,工作人员通知所有渔船回港,渔民上岸避风。

  “一定要上岸!”一位陈姓渔民告诉记者,他们在养殖场都搭建了木房,平日里就住在房子里看守渔场。“小风浪都经历过,但像这样猛的台风,如果还留在那里,肯定凶多吉少。”

  然而,并不是每位渔民都和这位渔民的想法一样。

  “人在船在。”一名有十几年打渔经历的渔民告诉记者,哪怕是一艘小渔船,成本也要几十万元,大渔船成本要几百万元,几乎凝聚了渔民全部的心血,所以,尽管湛江是台风频发地区,但不少渔船进入避风港后,渔民都不愿意下船,“怕上岸后,船上的东西会被偷”。

  “确实有不少渔民不愿意上岸。”潘联宁告诉记者,为了做到不留死角,他们的工作人员不断用广播呼喊,引导渔民上岸。同时,工作人员还进入船舱,逐个船只检查。尽管如此,还是有渔民不配合。

  台风“彩虹”即将登陆时,当听到有外地6艘渔船共30多名渔民还滞留在避风塘无法上岸后,坡头区有关领导亲自带队到避风塘将滞留渔民接上岸。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坡头区703艘渔船回港,1056名渔民在“彩虹”正面袭击前都已顺利上岸。

  潘联宁告诉记者,在抗击台风“彩虹”的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大努力,有的工作人员颈部被破损的利器割伤,还有工作人员头部被飘落的硬物打伤。

  坡头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苏明健说,台风登陆当天,该局工作人员直到5日凌晨2时才下班,没时间整理自己家,早上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6日,在南三大桥下,渔民们正积极自救,恢复生产。

  一个险种可减轻“靠天吃饭”焦虑

  无奈的是,渔业就得“靠天吃饭”。

  “每年最害怕的就是台风。”陈水生说,过去,为了应对台风的挑战,渔民不断加强渔排的稳定性,每当台风来临前都会用绳子,对渔排、网箱等进行加固。“一般来说,这样做的话渔船可以抵抗8至12级的台风,但这次那么大的台风,就几乎没办法了。”陈水生说。

  另一名渔民也感叹,渔业养殖最关键的就是稳定性。“以前大家讨论如何加强保障,例如购买渔业养殖保险等,但保险公司不卖这样的产品”。陈水生认为原因在于风险太大,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

  “出海打渔的渔船有保险,但渔业养殖就没有。”潘联宁坦言,渔业养殖保险的难点在于,一旦养殖损失发生后,保险公司需要评估损失。但在养殖现场,鱼的产值是浮动的,对于有多少鱼卖了、台风后有多少鱼游走了等问题,保险公司很难核算,因而保险公司不愿意推出这个保险品种。

  不过,也有渔民提出,虽然鱼的产值是浮动的,但养殖场的基础设施投入却是比较固定的,每个养殖场可以根据建设面积投保。“像这次台风中,一个养殖场的基础建设就损失了100多万元,这些投入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潘联宁表示,渔排等基础设施能否作为保险品种,希望有关部门能研究突破。

  6日傍晚,湛江阵雨转阴。坡头区海岸对出的天空透出了丝丝晚霞,盼晴的渔民又有了复产的信心。

  “我们正加紧渔业的复产,当前还面临一些挑战。”潘联宁说,渔业部门正在组织渔民全力投入复产,也将逐级向上级汇报渔业抗灾复产的情况。他建议,在渔民恢复生产能力脆弱的情况下,希望省、市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成立专项补助资金等措施,扶持渔民尽快恢复渔业养殖。(南方日报记者 汤凯锋 曹菲 崔财鑫 发自湛江)

【编辑:李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