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中英关系升温或产生联动效应 投资合作系亮点

2015年10月15日 23: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专家:中英关系升温或产生联动效应投资合作系亮点
    资料图:2013年12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张尼)15日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访英前夕,中英关系论坛(2015)在北京举行。中英合作前景成为论坛主要议题之一。与会专家强调,近年来中英经济关系互补性增强,投资合作成为亮点,同时中双边关系迅速升温还将引发联动效应。

  习近平访英期间亮点颇多

  中国外交部透露,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习近平将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据悉,此访是10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方面向欧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其实早在今年3月,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访华时就向习近平当面转交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邀请信。5月,英女王在英国新一届议会开幕仪式上正式宣布了习近平访英消息。如今,访问临近,从王室、政府到民众,英国各界翘首以待。

  在本次中英关系论坛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评价说,威廉王子不远万里亲自转交英女王邀请信,且英国方面一直强调在认真筹备习近平访英事宜,这不仅仅是礼节性的做法,更反映出英方的重视程度。

  冯仲平称,此次习近平访英期间亮点颇多,其中最值得期待的就是“中英版庄园会晤”。

  早前英国外交部透露,访问期间,习近平将到访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官方乡间别墅契克斯,两国领导人将在此举行“中英版庄园会晤”。

  冯仲平评价称,此次会晤将有利于中英两国高层沟通,加强相互认识和了解。同时相信习近平访英期间也会向英国方面阐释中国国际、国内政策,借助英国发达的媒体或将产生良好传播效果。

  “这次访问中,中英在高铁投资建设、核电站建设、金融合作方面能否取得成果同样值得期待。”冯仲平表示。

  中英经济互补性增强

  今年5月卡梅伦胜选连任后,就表示期待未来5年打造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近年来,中英两国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也相当抢眼。

  15日当天发布的《英国发展报告(2014-2015)》中就指出,作为中国在欧盟内部重要的经济伙伴,英国深受中国投资者青睐。

  200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企业斥资460亿欧元,在欧盟28个国家进行了1047项直接投资,其中大部分交易是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做成的。英国遥遥领先地得到了最多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上述期间累计获得122亿欧元。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则表示,上一财年中国对英投资项目为英国创造了约6000个就业岗位。

  冯仲平表示,近年来,中英关系急剧升温,一方面是由于双方都有强烈的政治意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英之间在经济上形成了新的互补性。

  “英国以及整个欧洲都非常渴望中国投资的到来。英国的核电站、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对中国投资有着巨大需求。”

  同时,冯仲平强调,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向消费型转变,而英国是服务业大国,因此近年来中国对英国的服务业越来越重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将会给中英服务业及整个中英经贸关系带来更多机会,英国的创意产业、教育、文化等产业都将囊括在内。

  中英关系升温或引发联动效应

  习近平尚未启程访英,已有媒体报道称,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将于今年11月初访华,而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有望于近期再次访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在论坛上指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中的重要国家,英国是会产生系统性影响的国家。“中英关系是虽然是双边关系,但是会引起很多连锁反应。”

  崔洪建以中英金融合作为例指出,金融城伦敦近年来希望通过人民币交易业务保持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人民币业务也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此次习近平访英若能推动更多金融合作,那么巴黎和法兰克福或会产生新一轮的联动。

  《英国发展报告(2014-2015)》中也指出,“中英投资和金融关系已经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示范意义和全球影响。”

  报告称,英国支持全球自由贸易,主张保持世界经济的开放性,积极倡导开启中欧自贸区谈判、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这对于中国与欧洲国家以及与整个西方世界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都有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英国正在成为西方国家中发展新型对华关系的“新典范”。(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