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聚焦:适应“新常态”中共调整深化发展理念

2015年11月03日 21:1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3日公布,中共首次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向外界展示了更多细节和脉络。

  分析人士表示,五大理念是中共新一届决策层在新常态下提出的最新发展理念,这既是对过去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内涵更为丰富深刻,对发展的理解也更加深入精准。

  刚刚公布的建议全文进一步阐释了五大理念的内涵和关系,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五大理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深刻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中共这一最新的发展理念是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的。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尚在增多。

  “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五大理念正是适应新常态,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的路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中共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直指当前中国存在的粗放增长、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出“药方”,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说,五大理念的提出,是中共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将有助于决策层更好地适应世界趋势、解决中国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共作为执政党不断调整其治国理政的思路。中共的发展理念展示了时代主题和国家发展方向,刻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反映了执政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伴随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共的发展理念也在不断调整深化,但其“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一直未变。

  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胡鞍钢将这一新的发展观称为中国“第二代发展战略”。他指出,所谓“第一代发展战略”是1978年后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主题是加快发展、不平衡发展,倡导“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代发展战略”则更加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倡导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共同富裕论”,特别是突出了“以人为本”,从而解决了“发展目的是什么”的问题。

  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更是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置于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上任之初就曾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去年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舆论认为,“四个全面”统筹协调了发展与改革、治党与治国、内政与外交大计,其最终目标是为13亿中国人民增加更多福祉。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建议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专家表示,五大理念对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作出了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了路径支撑,从理念提出到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将让中国人民更多受益于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记者 刘欢 李云路)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