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十省市一对一试点:补办身份证 不用回老家(图)

2015年12月18日 07:2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登记、核验、拍照、采集指纹,近日在湖北省公安厅制证中心便民服务点,22岁的湖南人唐瞻维办完手续,拿到了20个工作日后取证的回执单,全程不过10分钟。

  “现在,来办理异地业务的越来越多,最近一周就有43人次。”工作人员一边为唐瞻维开条,一边说,“您是今天的第九例。”

  今年2月,公安部在天津与河南、江苏与安徽、浙江与江西、重庆与四川、湖北与湖南等10省市开展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一对一试点。居民身份证丢失或有效期满,需要在异地补领、换领的,可凭本人有效证件或单位合法证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

  “要是回老家办,来回最少也得3天”

  “要是回老家办,来回最少也得3天!”来自湖南道县乐福堂乡的唐瞻维,驾校报名前办居住证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无法识别,要重新办证。正准备买火车票回老家,表弟告诉他在武汉就可换领身份证。

  “算上路费和误工费,办个身份证里里外外要掏近1000块钱!”作为一名高层建筑外墙涂料工,唐瞻维一天能挣200元,“最怕误工”。

  “根据公安部的意见要求,有两种情形不能受理,一是因相貌特征发生较大变化、且居民身份证未登记指纹信息难以确认身份的;二是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包括伪造、变造、买卖、冒领、骗领、冒用居民户口簿、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和买卖、使用假证的人员,以及国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送的不良信用记录人员。”工作人员解释。

  “目前政策条件下,身份证异地受理坚持‘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户政基础支队队长李强说,在湖北省身份证异地受理服务点,办理人的身份信息通过湖北省办证服务平台传送到湖南省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审核并制证。办理人可以选择网上领证,由湖南制证部门直接邮寄给本人,或者选择来受理点领证。网上办理邮寄通常会早拿到证一周左右,但要向邮政部门缴纳邮寄费用,须本人自愿。

  网上信息协同处理构建异地办证平台

  据介绍,江苏省公安厅建设了专门的异地办证平台,加快网上信息处理,省市两级有专人协调解决窗口办证中的具体问题,保证一次性办结。“异地办证点通过平台初步核对申请人身份后,当场采集相片和指纹信息。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登陆平台完成证件审核签发,身份有嫌疑的,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审核。省厅完成制证后,直接寄到办证地,办证人在20个工作日内领证。”江苏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跨省身份证异地受理,存在审核时间差。湖北省公安厅制证中心主任罗强介绍,为解决相关问题,中心开发了“全省通”办证平台。在省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增加“异地预受理”功能模块,将照片检测与“预受理”模块整合,实现异地受理与照片检测同步。各市、州在本级人口信息系统中增加“异地受理提醒”功能,及时将异地受理数据下发至户籍地派出所审核。

  “目前,在武汉市、襄阳市、黄冈和黄石城区已经实现了身份证异地受理。截至11月20日,全省受理制作异地身份证13万余人次。”湖北省户政基础支队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上半年,湖北省将在全省各地设立异地办证受理点,并全面实现市、州内异地办证。届时,户籍地在湖南省、现居住地在湖北省的居民需要换领、补领身份证,可在省内就近异地办理。

  全国通办尚需技术、政策、制度支持

  既然试点如此成功,并且人口管理信息化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那么为何不迅速在全国推开异地受理,实行全国通办?

  “异地受理改变了现行的办理流程,目前全国通办还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包括证件合法性确认、受理程序调整、管理责任认定等。”李强说,异地受理需要申办地、户籍地、制证地三方紧密协作,严格把好受理关口,防止冒领、骗领及冒名挂失等问题发生。因此,实现全国通办居民身份证,需要改造完善现有的信息系统,建立健全信息查询应用工作机制,满足居民身份信息传输、核查、签发、制证需求,简单说来就是探索实现“居住地受理传送—户籍地审核签发—居住地制作和发放证件”的模式。

  据悉,公安部明确,2016年7月将在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推广异地受理,2017年7月,将在全国实施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工作。

  (制图:李姿阅)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