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年夜饭“上网” 最好的支持是规范

2016年01月27日 09:0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如今腊八已过,年夜饭还会远么?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夜饭预订火爆依旧,部门酒楼一桌难求;而线上餐饮也趁机补位,团购年夜饭、网购半成品、“年夜厨师”上门服务等纷纷抢食蛋糕,成为消费新宠。

  很明显,这种新“食”尚带来了新便利。以往如果自己动手,从采购食材到下厨做菜程序繁杂、费时费力费脑;选择酒楼则可能环境嘈杂、服务大打折扣,一旦遇到最低消费等霸王条款,年夜饭一秒变成“年夜烦”。如今,“互联网+”年夜饭突破时空局限,市民在家即可安享贵宾服务,想想都觉得开心。

  另一方面,新型年夜饭还带来了新实惠。目前,传统餐饮不甘落后,争先上网,让顾客“动动手指头,美食送到手”;互联网餐饮则冉冉升起、势如破竹——双方首次交锋年夜饭,各显神通,竞争激烈,纷纷忍痛“割肉”推出优惠争夺市场,市民也因此受惠。

  此外,新型年夜饭还可能带来升级版“年味儿”。如今年夜饭如何变换新花样满足家人挑剔的胃,已经成了不小的难题。而网上中外食材、各大菜系、高级大厨到家掌勺,吃货们真的有福了!

  从压岁钱变成抢红包、买年货演变为拆快递到年夜饭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这些新“年味儿”的背后不仅是消费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变迁,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而对于这种进步,对于年夜饭“上网”的崛起,最好的支持就是规范。

  从现实体验来看,“互联网+”年夜饭不乏心塞案例。酸汤鱼里没鱼,老鸭煲太老,辣子鸡里的鸡肉只有指甲盖大;有的“内容”缩水,有的“买家秀”与图片严重不符,有的送货慢,一家人眼巴巴地吃不上饭……而除了服务质量,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尽管商家“不约而同”地宣称食材安全新鲜,全程冷链发送等,但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隐蔽性、复杂性,商家鱼龙混杂,可追溯难度大、维权难,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目前,不少地市已经启动年夜饭专项整治行动,对餐饮单位、旅游景点餐饮单位、农家乐等突击检查,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但对于网上年夜饭,整个生产、流通过程基本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

  对此,监管应该快速就位。去年10月1日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网络餐饮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权责归属问题使得监管部门无从下手。目前,已有部分省市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中上海食药监局成立了专门的网上执法支队,尝试与电信、工商、公安等建立联动平台;有的地方鼓励与订餐平台对接大数据,从而摸清家底,建立信用监管体系;还有的试水网络餐饮服务标签追溯制度……

  具体到今年的年夜大宴,各地监管部门应该将网络订餐纳入监管范畴,可以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通过明察暗访、约谈第三方平台等,把好经营准入关口,形成震慑;同时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确保群众举报、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因为饭桌上不仅有飘香的菜肴,还有浓浓的亲情和欢声笑语的团圆。为此还是应该小心为上,别被购物冲动蒙蔽心智,别被低价优惠冲昏头脑,别亲手为自己种上麻烦的种子。(夏振彬)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