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量身定制澜湄新机制 共商共襄命运共同体

2016年03月21日 13: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量身定制澜湄新机制 共商共襄命运共同体

  中新社记者 韩仪 马佳佳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本月23日将在海南三亚举行。届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与湄公河五国领导人首次聚首,在领导人层面正式启动澜湄合作机制。此间专家分析表示,澜湄合作机制体现了中方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是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重大实践。

  起源于中国青海唐古拉山的澜沧江,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河,成为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国家的天然纽带,形成了各国间历史悠久、深厚广泛的经济与人文联系。同饮一江水,是澜湄沿岸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澜湄合作是中国周边外交之重要环节。澜湄合作机制成员国地域相连、利益融会、民心相通,具有成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地缘、经济和人文条件。中国顺应国际和平发展大势,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区域建设。在此背景下,澜湄合作机制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可成为南南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新典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也指出,湄公河五国是中国周边非常重要的部分,不仅多个国家与中国接壤,一江一河更是将各国间的命运紧密相连。然而仅有客观上的命运共同体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主动的行为将共同体塑造得更加完善。澜湄合作机制因此应运而生。

  这一机制由李克强在2014年出席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倡议,并迅速获得有关各方的积极响应。可以说,这是中国积极推进的最新次区域合作机制。通过这一新平台,各方将加强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等五个优先合作方向的共商共襄,进一步强化命运共同体,实现各方利益的升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指称,澜湄合作机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于,参与者都是紧密的利益相关方,因此凝聚力较强。相较于其他区域次区域合作,该机制参与方间的共同利益更多,矛盾和分歧较少,因此利益外交的凝聚力也会增强。陈凤英据此表示,澜湄合作有望发展成为一个开发、合作、共享的模式,其建立对我国的周边外交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在中国外交战略格局中,周边外交是“首要”一环。与此同时,“命运共同体”一词也被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提及。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更是系统解读了“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宣言。多位专家分析指出,澜湄合作机制正是对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的有效落实,成为打造良好周边环境的重要一环。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马振岗表示,作为一个新型的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机制互补性强,互利共赢和务实等特点更为显著。这不仅在经济、人文等领域能推进各国间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马振岗强调,“这从建立周边命运共同体这个角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指出,此次澜湄合作的目标就是打造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命运共同体,并形成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示范效应。会议主题“同饮一江水,命运共相连”正与此相呼应。从长远来看,澜湄合作机制也有利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将推出一批重大合作倡议与成果,各国领导人将确认合作目标、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并探讨下一步合作路线图,为澜湄合作提供政治指导和强劲动力。分析认为,这将是一次影响深远、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