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芦山地震三周年:入藏门户焕新彩 续汉藏千年"茶缘"

2016年04月12日 11: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四川芦山4月12日电 题:芦山地震三周年:入藏门户焕新彩 续汉藏千年“茶缘”

  中新社记者 胡敏

  赤裸半身的背夫,整装待发的驮队,泛黄的老照片挂在进入中国藏茶村的道路内侧,如时光穿梭,回到百年前的茶马古道。如今,在这条千年道路的起点四川雅安,“4·20”芦山地震三年后,随着灾后重建项目中国藏茶村的落成,让雅安这扇入藏门户焕发新彩,延续着汉藏千年的“茶缘”。

  中国藏茶村坐落于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依山而建,茶田纵横密布,其下方正是川藏公路。多营镇是当年茶马古道由川入藏方向的首个背夫集散点,有着“千年茶马第一镇”的称号。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是藏族同胞对藏茶的评价。早在唐宋时期,四川雅安出产的茶叶就源源不断地运往西藏,形成初具规模的“南路边茶”。雅安市雨城区是“南路边茶”主产区,占整个中国藏区茶叶总销量的80%以上,每年为国家战略储备成品茶1500吨、原料茶3250吨。

  “芦山地震发生之后,茶园的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当时藏茶的销路几乎中断了”,雅安市雨城区农业局产业发展科副科长李霄是一名援藏干部,地震发生之后他回到了雅安,这三年他见证了藏茶的发展。

  三年来,雅安市雨城区新增种茶面积近3万亩,许多受损的茶园排灌砌石、重修便道。藏茶也成为雅安市的一张新名片,随着中国藏茶村的落成,一个突出藏茶文化和茶马古道文化的旅游产业园区矗立在川藏公路旁。

  “中国藏茶村是把藏茶最精华的东西展示出来,由此作为切入点拉动藏茶产业的发展”,自2014年藏茶村开建以来,雅安市雨城区文旅体新广局副局长徐勇几乎每天都会到建设现场,在他看来雅安如今是在重新认识藏茶这张名片。

  藏茶历史悠久、技艺严格考究,是汉藏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这笔财富已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流程茶类,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甘玉祥是藏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于1992年创办的友谊茶厂就坐落于中国藏茶村脚下。

  走进甘玉祥的茶厂,扑鼻而来的是一阵阵浓郁的茶香。制茶室里,依然摆放着木制工具,蒸茶、舂包沿用原始的程序。陈茶室则放置着各个年份的藏茶。

  如果说中国藏茶村是多功能的载体,甘玉祥的茶厂则是藏茶的传习所。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甘玉祥的茶厂还开展藏茶教学,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探讨藏茶创新。

  “我们也在尝试‘藏茶汉饮’,改进原料选取和生产工艺,将藏茶的煮茶饮取改为冲泡饮取,使其适合藏汉人民的共同需求。”甘玉祥说,只有传承中发展,藏茶才能走得更远。(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