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安格连见闻:中国技术造福当地 见证中乌务实合作成果

2016年06月21日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安格连见闻:中国技术造福当地见证中乌务实合作成果
    安格连热电站现代化改造项目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优惠贷款项目,对于塔什干州乃至全乌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意义重大,项目总承包商为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图为项目施工现场。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摄
    安格连热电站现代化改造项目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优惠贷款项目,对于塔什干州乃至全乌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意义重大,项目总承包商为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图为项目施工现场。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摄

  中新社塔什干6月21日电 题:安格连见闻:中国技术造福当地 见证中乌务实合作成果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电厂是吧?前面路口左拐到头就能看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当地的一位民众将路指给中新社记者。他口中的“电厂”指的就是由中国企业负责的“安格连热电站项目”。这个项目不仅造福民生,也使得当地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工业优势。

  项目关乎乌国计民生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在视察安格连热电项目时曾评价,该项目是乌国关乎国计民生的项目。此话毫不夸张,因为乌大部分电站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包括配套电网和变电站在内,俱已超过使用寿命,需更新和改造。

  安格连热电站作为乌国主要热电站之一,为塔什干州主要工业项目和居民保障电力供应。而塔什干州是乌国经济最发达州和工业重镇,全州共有近万家企业。因此,安格连热电站改造对于该州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由于电站已修建近60年,设备陈旧,电厂只能勉强维持六分之一的发电量,断电成为当地的家常便饭。

  为使电力供应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2009年3月,乌宣布在未来五年将对一些大型电力项目进行现代化改造,安格连热电厂自然是其中的重点项目。2012年9月,乌国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哈电国际)签订合同,哈电国际对安格连热电站进行升级改造,新建一台装机容量150MW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汽轮发电机组,这也将是乌国内第一台同类设备。2014年5月,项目正式动工。

  完全使用中国技术

  中国企业之所以能拿下这个项目,除了工作高效,还有过硬的技术支撑。据哈电国际项目经理庄红钢介绍,哈电掌握了当今世界最先进、节能、环保的发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独立建造核电主设备的企业。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火电站燃料以天然气为主,占90.2%,煤仅占5%左右。因此,乌希望借此次电厂的升级换代来消减国内使用天然气能耗比重,改造和更新燃煤工艺。但乌国内缺乏现代化的相关技术,这使电站改造遇到了麻烦。而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哈电国际在建设过程中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满足了乌方愿望的同时,电厂的各项环保指标均优于国际标准。“电站经过现代化改造后,燃煤的燃烧效率将从20%提升至92%,附近地区空气污染的问题将大大减轻。”庄红钢说。

  除了“中国技术”,推动该项目顺利进行的还有中国资金。由于项目规模较大,乌方资金不足,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优惠贷款缓解了燃眉之急。庄红钢说,该项目总金额2.26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占到73%。

  拉近中乌人民距离

  在项目建设中,由于两国管理方式不同,中方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据哈电国际驻塔什干代表处总代表佟大斌介绍,中方的设计图纸需要乌方多环节审批,使得施工方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沟通;而当地交通不便,设备材料等运输时间长,设备清关又要花费大量时间;各种问题不一而足。

  哈电国际面对困难,积极加派人手,并与乌方保持密切沟通,现在项目不仅没有滞后,甚至还在加速运行中。庄红钢表示,截至今年3月,工程已完成逾85%,主要系统的建设已经竣工。项目组计划于今年7月底前完成新建机组的可靠性运行,争取比合同工期提前5个月完成任务。

  中国企业切实为当地人谋福祉的举动,受到了当地社会的欢迎。安格连当地报纸曾对项目进行报道,中国员工还定期与当地市民们举行足球友谊赛,哈电国际员工们在市民们的口中已经成了“我们的中国人”。

  在项目工作的当地人伊斯罗姆告诉记者,新电站满足了当地人多年的愿望:使用上更清洁的能源,冬天供暖也有保证。在项目工作的经历也成为他的宝贵记忆:与中国同事一起工作时学到了很多技能,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希望这个电厂可以成为我们友谊的标志。”(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