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集大型人物纪录片《百年巨匠》欲答“钱学森之问”

2016年10月13日 2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 应妮)“为什么中国现在培养不出大师?”钱学森之问如此沉甸甸。将于2017年初完成全部拍摄的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试图对此给出一个答案。

  《百年巨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作厂(集团)等联合摄制,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世纪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的纪录片,分为美术篇、书法篇、文学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以百集的规模拍摄40多位20世纪中国文艺领域的杰出代表,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聂耳、冼星海、梅兰芳、齐白石、徐悲鸿等。

  在13日的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百年巨匠》出品人连辑以“增加文化自信”来评价该片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的体系比较复杂,特别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东西很多,包括音乐、美术、舞台艺术等,使得我们称月亮也是西方的圆。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文化自信在哪里?”他自问自答,正是这百年来形成的巨匠群体,他们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传承和延续,是当今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

  《百年巨匠》文学篇的顾问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在他看来,被拍成纪录片的40多位大师已经成为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些巨匠们、大师们的个人命运始终跟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捆绑在一起。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无论是梅兰芳的蓄须明志,还是齐白石闭门谢客,还有冼星海的引吭高歌,他们都是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把个人小我置之度外,把个人的创作融入了民族解放、国家解放这样的历史大事业当中去。”

  莫言也特别指出,不要让《百年巨匠》纪录片搞成一个造神运动,而是应该再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突出彰显他们艺术成就的同时,也要表现他们丰富的个性,包括他们某些生活方面的一些个人有趣的,很难用优点和缺点来评价的一些细节。总而言之让人们感受到一个个有温度有趣的人,而不是苍白冰冷的神像。”

  文化部原部长、国家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百年巨匠》总顾问蔡武坦言,这部纪录片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回答和破解钱学森之问,“怎样才能助推产生新的大师,这些百年巨匠们的成长轨迹揭示了一些基本规律,比如要有家国情怀、要有理想,要扎根于人民,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要用非常包容的心态去拥抱整个世界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等等。”(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