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灵长类部分种群数量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

2016年10月17日 17:4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昆明10月17日电(记者姚兵)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灵长类学会2016年年会获悉,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的支持下,中国灵长类的栖息地得到改善,部分种群数量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

  据中国灵长类学会理事长李保国介绍,中国26种灵长类动物均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除普通猕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外,其余25种灵长类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级别较高,而且灵长类约85%的种群都在自然保护区里。

  据专家介绍,目前分布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等地的金丝猴种群数量已从20多年前的1.5万多只增加到目前的2万多只;生活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已从2004年的1200多只,增加到2015年的1500只左右。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部分灵长类种群数量呈现了一定的增长态势,但仍有一些灵长类生活在保护区之外,因此保护观念和措施还不能松懈。”李保国说,上世纪50年代,海南长臂猿数量达2000余只,由于人类捕杀和雨林遭受乱砍滥伐,长臂猿数量减少后又因猿族近缘通婚导致繁殖质量下降、数量锐减,直到1980年成立保护区后才开始恢复,现在保护区内海南长臂猿总数为27只。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志旁说,当前,栖息地破碎化是灵长类生存面临的威胁之一,一些区域甚至容易发生“人猴冲突”,因此需要百姓和地方政府努力,进一步落实退耕还林工程,恢复灵长类栖息地。

【编辑:左盛丹】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