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海军某特战团依托官兵创新寻找战斗力新增长点

2016年12月13日 19: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海军某特战团依托官兵创新寻找战斗力新增长点
反恐突入。 黎友陶 摄

  中新网三亚12月13日电 (黎友陶 李有华 孙宏韬)“转变思维定式,驱动创新发展”走进海军南海舰队某特战团,记者第一眼便被这行鲜红的标语所吸引,这是该团官兵探索创新谋打赢的浓缩。

  作为全军唯一一支面对海上方向的特种作战力量,素有“海上蛟龙”之称的海军某特战团,无论是深入敌后渗透破袭,还是直接参加突击夺控、斩首等,或是执行反恐维稳、营救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都发挥了特殊作用。近年来,他们先后完成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竞赛、“和平”系列多国联合军演、11批次亚丁湾护航、利比亚撤侨、中俄联演、环太军演等重大任务,先后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海军从严治军先进性单位、海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等,连续10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该团团长王海峰告诉记者,是该团党委全部心思向能打胜仗聚焦,常态化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积极在特战理念、组训模式、作战战法、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创新带来的新面貌。

特战队员直升机滑降。 黎友陶 摄
特战队员直升机滑降。 黎友陶 摄

  破旧立新:抢占特战理念新高地

  “就这样把‘狼’窝端掉了!”深秋时节,夜黑如墨,该团一场夜间红蓝实兵对抗演习拉开帷幕。伴随多声巨响,由蓝方多重兵力把守的重要军事目标突然遭遇红方破袭。激战中,红方特战队员突然开启强光照射,使蓝方人员和夜视装备瞬间“致盲”……最终红方取得演习胜利。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摆脱过去突出“漆黑一片、静悄悄”等夜战条件的套路,充分运用声光电等手段使对手瞬间致盲,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王海峰告诉记者,一味求“黑”的夜训“经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战场需要,如何跳出思维窠臼,挖掘部队作战潜能,这不仅要求官兵有一颗“创心”,更要主动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善于在思维理念上突出重围。只有大脑始终比对手转得更快一些,才可能在指挥决策和作战行动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蛙人出海。 孙宏韬 摄
蛙人出海。 孙宏韬 摄

  “兵者诡道也。”谈起打破传统思维创新战法训法,王海峰说,要善于否定已有的思维模式和固定套路,通过不断否定自我,倒逼更多的奇招妙案、克敌之谋。因此,他们改变以往闭门空想、虚对虚单方面设计训练条件的演练模式,坚持在实兵对抗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设计、比对和验证多套作战方案,力求多手准备、多案预置,力避思维缝隙、攻防死角和布局漏洞,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

  近年来,该团坚持“师夷长技”与“自我革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官兵主体地位,认真研究现代特种作战形态、作战空间、作战手段、作战方式等,着力破除制约战斗力生成障碍,努力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破除局限于“海”抓训的狭隘思想,组织部队赴新疆沙漠雪原进行寒区训练,提升部队全时全域作战能力;破除“一刀切”“大杂烩”的传统抓训模式,实行模块化专攻精炼,按照“一钻林”“二上天”“三下海”和“三分一合”训练模式,缩短了新时期特种兵成长训练周期;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专项集训储备人才、以体系训练塑造人才、以竞技比武选拔人才,培养官兵上千人次,形成了多专业、多领域的特战骨干人才库。

  思路一变天地宽。近年来,该团坚持集智攻关,联合开放式创新,在营救作战兵力输送、登岛破袭作战样式和立体突击作战手段等6个方面,探索出20余种新战法训法,其中4项战法被军委、海军评为创新成果。

狙击考核。 黎友陶 摄
狙击考核。 黎友陶 摄

  攻关克难:全力解决特种作战瓶颈问题

  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之初,官兵参与热情很高,可是拿起创新这把“高精狙”,大家一时间却不知道“瞄准”哪里。

  围绕解决特种作战中的瓶颈难题展开创新攻关,是这个团开展创新活动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该团精准发力、竖起靶心:一切创新必须聚焦实战,着眼破解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难点问题。

  王海峰向记者讲起了一段创新经历。那年,特战分队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曾多次驱离、击退攀爬到商船中的索马里海盗。在与海盗的多次交锋中,攀爬舰艇舷梯速度问题成了制约特战队员快速反应的“绊脚石”。王海峰带着几名骨干,一方面向随船的厂家技术人员请教,另一方面反复推理设计、试验修改,历时一个多月革新了钢梯构造和攀登方法。

实弹射击考核。 孙宏韬 摄
实弹射击考核。 孙宏韬 摄

  记者了解到,他们把传统的直梯改装成为上半段钢梯下半段软梯的组合梯,缩短梯宽至20厘米,改直角挂钩为圆弧挂钩,同时选用质量轻、强度高的钛合金等材质,有效破解了以往挂梯不稳、携带笨重、攀爬不便等难点问题。

  经测试,4名特战队员完成6米多高船舷攀爬用时不到12秒。这个时间比原来提高了5倍多,安全系数也有了很大提升。很快,这一创新成果在部队全面推广,部队训练效益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谈起诸多成绩,团政委王寿龙深告诉记者,这是拥有创新目标,官兵敢闯新领域、敢试新方法、敢趟新路子、敢做第一人的好结果。为将创新引向深入,他们本着“基于作战任务建体系、按照作战行动定课题”的原则,全面梳理部队在日常组训、演习比武和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等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采取任务认领方式,组织官兵进行课题攻关,并在实战演练中检验评估,形成了“梳理问题,形成课题,理论攻关,实践检验,推广应用”的闭合回路,有效破解了一批制约部队战斗力提升的重难点问题。

  前不久,该部携手某潜艇支队在南海某域展开蛙人水下隐蔽渗透演练。以往蛙人水下渗透受海域海况、航行深度和距离限制较大,战斗力提升处于瓶颈期。经过多次理论研究和摸索尝试,该团首次创新实践了水下蛙人串联某型运载器出潜艇鱼雷发射管的战法,创下了某型运载器三级海况下远距离航行、陌生海域水下高深度潜艇爬管渗透等5项突破,有效破解了蛙人远距离隐蔽渗透的瓶颈难题,大幅提升了特战队员水下作战能力。

防刀捕俘。 孙宏韬 摄
防刀捕俘。 孙宏韬 摄

  去伪存真:提升实战能力是唯一检验标准

  创新好不好,战场说了算!王海峰说:“这标准那标准,关键要战斗力标准,用实战这把铁尺子量长短,才会让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仲秋时节,一场岛礁渗透破袭作战演练在南海海域精彩上演。该团突击分队、蛙人分队先后搭乘舰艇、直升机远程渗透。接近蓝方岛礁后,直升机投放蛙人、舰艇编波换乘橡皮艇隐蔽抵近,先后突破蓝方“水中拦截网”“水下声呐探测”等5道严密关卡,成功对指挥控制枢纽、弹药库等要害目标实施破袭、夺控,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指挥员、团参谋长王磊介绍,快速机动、隐蔽渗透、避实就虚、要点破袭等10个创新战法历经实战化演训淬火成钢,在对抗演练中显露锋芒。

  去伪存真,让伪创新远离战场。今年初,该团官兵跨越7个省份,机动5900余公里,首次赴新疆开展寒训。在一次反恐训练中,某连队满怀信心提出一整套“新战法”。然而,随着训练推进,“新战法”在陌生敌手、雪地戈壁、严寒大风等条件下可操作性差,随机应变能力弱,致使行动失利。在复盘讲评中他们查纠发现:有些战法作战背景设想、情况分析判断一厢情愿;有些战法则不贴合实际,只是从经典战例中“复制”过来……

  该团党委“一班人”痛定思痛,立改立行,把实战效能作为检验创新训法战法的唯一标准,通过抓住训练演习、遂行任务等有利时机,对创新成果进行测试、演示与论证,剔除糟粕、提炼精华。近日,记者在该团一次演练现场看到,他们采取残酷的全程淘汰制方式,对创新战法逐个“过筛子”,任何一个不符合实战要求的均被亮“红牌”。初选后的战法,又要接受恶劣天候、陌生地域、第三方袭扰等多种复杂情况同时设置艰难考验,最终“闯关成功”方可推广使用。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年初以来,通过“真刀真枪”的实战检验,有6种脱离实战的战法惨遭淘汰出局,复杂海况下海上多能射击、海空联合封锁、信息干扰阻断、精兵突袭夺礁等14种新战法脱颖而出,成为助力海战场上的“打赢利剑”。(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