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力促“在京制造”转为“由京创造”

2017年09月21日 13: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尹力)为加快推动“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创造”转变,北京将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引导传统优势企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取得明显进展,使产业融合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是记者从21日的发布会上获悉的。

燕房线是中国内地首条完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轨道线路。它按照目前世界上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的最高级别建设,不仅有条件尝试“无人驾驶”,甚至取消了驾驶舱,整个线路的运营、维护都实现了智能化。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准燕房线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工程,并将在北京3、12、17、19、新机场线等新一轮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建设中推广应用全自动运行模式。燕房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每列4辆编组,定员960人。线路全长16.6公里,共设9座车站,在阎村北站与房山线换乘。杜佳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开始空载试运行 杜佳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举办《北京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下简称“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经信委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任世强对该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

  任世强表示,“行动计划”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以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转型动力和发展潜力为主线,以强化提升信息技术的支撑服务能力为基础,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引导传统优势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形成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动“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创造”转变,使北京成为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先行区域和战略高地。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北京要基本形成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工作格局,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65%以上,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60%以上,云平台应用率达到75%以上,实现网络化协同的企业比例达到45%以上,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产业融合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成为辐射引领京津冀协同乃至全国产业升级的新典范。

  为达到这一目标,“行动计划”部署实施了三大行动。其中,生产模式转型行动将大力普及、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大力推广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创建制造业转型新路径。到2020年,实现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支撑各领域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基于智能、绿色的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的新模式。

  服务模式创新行动将着力培育融合创新新体系、融合服务新业态和融合发展新供给三类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到2020年,建成一批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培育一批行业性和综合性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一批两化融合系统解决方案,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将系统强化技术基础、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信息安全三位支撑,夯实融合发展新基础,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备自主发展能力的通用基础软硬件平台,形成一批安全可靠的综合验证、系统评测、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能力全面提升。

  为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北京官方还在组织保障、创新财税金融支持、建立健全融合发展标准体系、加强融合发展人才支撑、推动融合发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强了保障措施。

  今后北京将推动政府采购更多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分层分类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各类资本参与,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增量资本参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鼓励金融企业开展相关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建立两化融合发展基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融合发展的项目建设。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和3D打印等领域,北京将面向全球引进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顶尖科学家;千名能突破重点行业与领域融合发展关键技术的领军人才;培养万名专业突出、技艺精湛、创新有为,在推进融合发展领域能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高技能年轻人才。(完)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