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乌龟空间旅行平安归来 近太空旅游或将不是梦

2017年11月06日 13:26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 

  在天空和太空之间有个空间 这只小乌龟已经去玩了一圈

  浙大校友推出“旅行者”号项目,普通人去近太空旅游或将不是梦

“旅行者”3号被成功回收,生保舱内的乌龟生命体征正常。
“旅行者”3号被成功回收,生保舱内的乌龟生命体征正常。

  浙江在线11月6日讯 (浙江在线通讯员 吴荃雁 贺徐蜜 柯溢能 记者 王湛)2017年10月25日凌晨3时57分,深圳光启集团自主研制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旅行者”3号,在新疆携带一只活体乌龟成功进入海拔21公里的临近空间。4小时后,该飞行器成功降落到新疆托克逊县预定区域,被成功回收。

  该乌龟名叫“小云云”,是一只黄头侧颈龟。此前,科研团队购买了一定数量不同品种、大小相近的潜水龟进行饲养,饲养环境与飞行器生保舱相似。通过对乌龟抗低温低压能力、抗冲击能力、抗环境温度变化能力、抗运输能力的训练,最后“小云云”表现最佳,成为了此次的试验体。

  目前,乌龟生命体征正常,并已随放飞团队回到光启深圳总部。这是全球首次浮空器成功携带活体动物进入临近空间停留、进行生保测试的案例,验证了环控生保技术等7项关键技术,为后续研制长航时飞行平台及载人系列飞行平台提供了关键参数和宝贵经验。

  对超材料一见钟情

  想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2002年,现在的光启集团总裁、当时还在读高三的刘若鹏,被保送到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大二时,刘若鹏第一次接触了超材料这个领域。

  “我对它一见钟情。”他说,“超材料是一种与电磁波密切相关的新材料技术。与传统材料先知其为何物再运用和实践的研究方法不同,超材料是先确定目标再研发材料,这种逆向的研究方式让我着迷。”

  2006年,在完成超材料的本科毕业论文后,刘若鹏获得了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入研究超材料。他的导师,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大卫·史密斯,正是超材料学科的创始人。

  三年后,刘若鹏作为第一作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利用超材料技术研制“隐身衣”的论文,引起了很大轰动,也让刘若鹏更加坚定了继续相关研究并将之带出实验室、进行产业化应用的想法。2010年7月,刘若鹏和4位科研伙伴回国创办深圳光启集团,继续从事超材料隐身技术、超材料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超材料并不只是一种材料,它更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材料设计的技术。”刘若鹏说,“光启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其他的交叉、融合的关键技术,如新型空间技术和无线互联技术,可以应用于相关领域,最终目的是设计未来、创造未来、分享未来,不断拓展人类生存、生活的空间。”以“旅行者”号为代表的临近空间探索计划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近空间是指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其下的空域我们通常称为“天空”,是传统航空器的主要活动空间;其上的空域则是我们平常说的“太空”,是航天器的运行空间。

  在刘若鹏的带领下,2015年2月,光启临近空间载人项目正式启动。同年6月,光启在新西兰成功放飞了中国首个临近空间商用平台“旅行者”1号,到达设计高度21公里。

  2016年11月,“旅行者”2号在新疆试飞,完成了携带舱体升空、天地对话和飞行中数据采集的实验。而这一次“旅行者”3号的成功放飞,则是全球首次浮空器成功携带活体动物进入临近空间停留、进行生保测试的案例,验证了环控生保技术等7项关键技术,为后续研制长航时飞行平台及载人系列飞行平台提供了关键参数和宝贵经验。

  近太空旅行

  比太空旅行更亲民

  “乘坐商用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以实现普通人的近太空旅行梦想。”刘若鹏说,“旅行者”号飞行器在放飞、巡航和着陆等环节,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挑战,有着苛刻的技术要求。

  “我们一方面会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各种环境要求和应急预案,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旅行者”号项目的总指挥、光启临近空间创新总监周飞说,“‘旅行者’3号是‘旅行者’号载人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放飞,为2020年‘旅行者’号载人版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经验。”

  现有的载人航空航天平台,无法满足普通人太空旅行的需求。商业飞机飞行高度有限,不足以看到地球弧度;载人飞船、空间站对财力、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普通人无法乘坐。

  而未来的“旅行者”号实现的近太空旅行,则是去往海拔20公里至100公里之间的临近空间。旅客乘坐“旅行者”号,不需要通过火箭发射,而是依靠囊体内的氦气提供净浮力上升,通过飞行控制系统进行飞行控制,实现巡航、降落等动作。

  “旅行者”号主舱,可以容纳6名旅客,飞行非常平缓,旅客无需进行身体训练,也不必穿着宇航服,可以在舱内自由活动,无需承受失重、离心力等艰苦考验。舱内具有温控、生命保障等多个系统,可以保证舱内的通风、温度、抗压密封和氧气补给。

  “旅客随着飞行器升空,可以在到达临近空间的一个多小时内,拥有‘一步一景’的观赏体验。”周飞说,“就像搭乘一部太空电梯,由地表升入临近空间,在临近空间用2万米的高空视角观赏日出或日落,欣赏地球的完美弧线。”

  “近太空旅行相比太空旅行会更加亲民,对经济条件和游客身体素质要求较低。”周飞补充道。

【编辑:张燕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