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方向对“一万小时努力”才有效

2018年07月06日 09: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方向对“一万小时努力”才有效

  西方心理学中有个类似于我们“功到自然成”的研究发现。瑞典裔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及其同事等100多名学者,在对诸如外科、表演、国际象棋、写作、计算机编程、芭蕾舞、音乐、航空、消防和其他许多领域中对专家以及顶级表现者进行长达30多年的研究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专家是练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有目的的练习中花费了最多时间的人”。

  这个研究的最初成果发表于1993年,但是直到2008年美国《纽约客》特约撰稿人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在其著作《异类》中引用其研究成果,并将其概括为“1万小时法则”之后,安德斯·艾利克森等人的研究才引起科学界及其公众的关注。艾利克森等人研究的最大意义是,在很多人都仍然坚信“才能是一种天赋”的时代,他们用自己的研究告诉大众:专家是练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并且通常需要10年左右的练习。这个研究结论对于那些有志于有所作为却资质一般的大众而言,具有巨大的冲击力。

  可是,现实中那些在某个方面苦练了一辈子却一事无成的人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们用了那么多的“功”,却仍然一无所成?努力1万小时,真的一定能够成功吗?

  当然不是!

  “功到1万小时”的努力是有前提的,最基本的就是要方向正确,中国有一句成语:“南辕北辙”,如果用力方向不对,功夫下得越大,离目标就越远,你又如何收获“自然成”的硕果?

  对此,艾利克森及其同事在反复研究后提出了能够真正确保“功到自然成”的重要概念——“刻意练习”,从而使中国成语中概念模糊的“功到”变得非常具有操作性。

  概括起来,“刻意练习”包括了如下步骤:设置目标、勇于努力、专家的有效反馈、专心致志。

  目标设置 选择自己热爱的目标。刻意练习的初期一定会有大量反复枯燥的重复活动,因此刻意练习起初是很辛苦的。可是如果我们做的是自己最想做的事,那些辛苦就都不在话下了。比如,你们有谁见过足球迷觉得踢球是辛苦的事?

  勇于努力 这要分解为“勇于”和“努力”两部分。“勇于”指的是敢于从自己的舒适区走出来,进入学习区。在学习区持续不断地努力尝试那些刚刚超出自己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然后在最大限度的努力中逐渐接近自己的目标。

  有专家指导 即中国俗语中的“名师出高徒”。没有及时反馈的练习常常是无效练习,只会浪费大量时间,别说1万个小时,就是5万个小时的练习也没有意义。而专家指导的要点恰好是:不仅能够在最初就使用最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而且过程中能够及时给予精准反馈。从而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问题,从而使我们在练习中做得越来越好。

  专心致志 由于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因此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针对性的主动行动。我们观察自己身边的成功者,他们人格特质中往往都具有“心无旁骛”和“专心致志”这样的特点。

  研究表明,那些杰出人物在实践包括上述步骤的刻意练习中,改变了他们大脑的神经回路,创建出了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即:在刻意练习中对外界信息加以有效分类和编码,使之成为可以随时调用的概念、形象、文字和符号等已成体系的知识结构与规律。

  举例说,如果提到英语,你想到的只是字母和单词,你就还没有建立关于英语的心理表征;而如果提到英语,你立刻想到英语思维、英美习俗、英美语言习惯、惯用语在英语中的特殊意义以及英汉语法上的异同等,这才是建立了有关英语的心理表征。而心理表征的建立“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即使是做自己所热爱的事,最初的刻意练习也难免让人感觉枯燥和厌倦。但是研究表明:只要走上正轨了,刻意练习最终会导致一种非常美妙的“心流”状态——即完全沉浸在工作中,心情变得非常愉快,有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峰体验。

  你有非常明确的、符合你主客观条件的成长目标了吗?你找到名师做指导和反馈了吗?你准备好走出舒适区并且开始下功夫了吗?都做到了?那么,10年左右的功夫,你就准备收获“功到自然成”的硕果吧!(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

  杨眉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左盛丹】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