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川多地防治结合确保安全度汛 

2018年08月01日 18:3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发令枪”准 “消息树”畅 拉网查隐患——陕川多地防治结合确保安全度汛 

  新华社西安8月1日电 题:“发令枪”准 “消息树”畅 拉网查隐患——陕川多地防治结合确保安全度汛

  新华社记者张斌

  6月下旬以来,陕川多地普降暴雨,汛情不断。当地防治结合,一方面不断提升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警及时性,通过畅通发布渠道,确保气象信息发挥实际功用。另一方面,气象部门联合国土等部门在雨后及时排查地质隐患,杜绝次生灾害,最大限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发令枪”准 基层闻讯迎战

  “我们镇很多社区就位于清江河一侧,每逢汛期防汛任务都很重,因此我们尤其关注气象部门发来的预警信息,这些信息很准确,是我们做好应急举措的重要参考。”四川剑阁县下寺镇镇长吴佶说,根据预警信息不同她们会采取包括准备转移、立即转移群众等不同举措。

  多位基层干部和群众表示,在遭遇突发性持续强降雨时,气象部门准确的预报和及时发送的预警指令给他们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助于他们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小损失。

  “暴雨从7月10日凌晨一直持续到天亮,我手机里的气象预警信息就没断过。”陕西略阳县徐家坪镇青岗坪村村支书秦守财说,正是因为预警信息及时,他才能够和群众一起抢搬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

  准确及时的“发令枪”,得益于近年来各地气象部门不断应用的网格化预报业务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加之在汛期对天气形势变化的密切关注。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工务段防洪办副主任侯辉说,当遇有雷电、暴雨及短时强降雨天气时,气象部门就会及时以手机短信形式通知,这是他们作业的重要参考。“比如,这次宝成线发生水害后,略阳县气象局就提供给我们本轮降雨过程及未来雨情预报,为宝成线抢通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消息树”畅 压实责任到最后一级

  为了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一些地方气象部门还在不断健全和拓展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方式,确保信息的有效抵达并发挥实际功用。

  在传播方式上,气象预警信息除了通过电视、广播、微博、微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向公众发送外,一些地区还建立了覆盖至村级的气象信息员,同时气象部门还与国土部门合作选拔了一批滑坡隐患点监测员,使得从气象部门发出的预报预警信息可以沿着树一样的枝丫传播到千家万户。

  略阳县五龙洞镇中坝村党支部书记向德明说,他自己就是一名气象信息员:“县里一般都会把气象预报直接发到我手机上,收到雨情后,我会和村干部迅速告诉村里人,并且及时监测河道水位,随时准备撤离群众。”

  目前,略阳县共有1238名气象信息员,500名滑坡隐患点监测员,他们已经成为防汛抗洪的基层防线。这些信息员会定期接受培训,肩负着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上报灾害信息的重要职责。

  略阳县气象局局长王浩强说:“在基层落实气象信息员、滑坡隐患点监测员,能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提升灾害自救互救能力,在今年几次大暴雨过程中略阳无一人伤亡,效果明显。”

  灾后查隐患 防次生灾害

  目前,陕西、四川多地正在抓紧抢修损毁道路、恢复供电设施、安置受灾群众。与此同时,多个部门也在积极开展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并进行初步治理,杜绝次生灾害发生。

  在略阳县五龙洞镇记者看到,几台挖掘机正在疏通河道防止堵塞。在青川县一些滑坡点,大型机械也正在清理危岩危石。

  王浩强说,作为陕西的防汛重点县和地质灾害多发县,6月下旬以来,略阳县累计降雨量是历年同期的4.5倍,这导致当地新增了许多滑坡点,并且有些土体含水量已经饱和,再次发生滑坡及崩塌可能性增大。“为此,我们正在和地方国土部门合作及时排查既有和新增滑坡点的隐患。”他说。

  四川剑阁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白可说,受6月底至7月初多次强降雨影响,剑阁新增了1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且部分隐患点山体有变形加剧趋势。目前,当地已抽调专人成立了22个排查小组,有针对性地对57个乡镇片区开展拉网式排查,并进行初步治理,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周阳】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