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名家信札讲述深圳美术往事

2018年08月09日 12: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名家信札讲述深圳美术往事(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日前,“见字如晤 纸短情长——深圳美术馆典藏现代书画艺术大家信札暨精品展”在深圳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蒋兆和、赖少其、吴冠中、黄冑、邵宇、陆俨少、宋文治等70位大家与深圳美术馆往来的141封信札,配以馆藏精品,以文献与作品对照的方式,带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

  这些珍贵的书信,记录了美术大家与深圳的书画情缘,是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美术发展的一个生动切面,也体现了当时深圳特殊的文化窗口作用。

  连接港澳地区和海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深圳特区的建立,成立不久的深圳展览馆(1987年正式更名为深圳美术馆)逐渐成为国内美术界连接中国港澳地区和海外的桥梁。于是,一批批艺术家相继在这里举办展览,居住在深圳创作作品,成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后美术发展和成就的重要史料。

  1976年12月,在第一任馆长雷子源的安排下,深圳展览馆举办了开馆展“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该展览吸引了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邵宇的关注。邵宇敏锐地观察到深圳展览馆毗邻香港的窗口位置,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深圳展览馆先后举办了“江苏省、上海市中国画、版画联展”“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暨书画原作展”“明清以来广东书画展”“人民美术出版社书画原作展览”等一系列名家精品展,受到广泛关注。如“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暨书画原作展”就引起了巨大轰动,深圳市民和香港美术界纷纷前往参观,据统计,该展共吸引观众1.8万余人次,其中港澳同胞4600多人,而当时深圳的人口大约是2万多人。

  以展览为契机,深圳美术馆收藏了一批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近些年又收藏了一大批书写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名家信札。

  这些信札的作者包括邵宇、蒋兆和、吴冠中、黄胄、白雪石、袁运甫、常沙娜、丁聪、关山月、林墉、杨之光、王肇民、宋文治、陈大羽、谢稚柳等近70位书画名家。141封亲笔书写的书信,见证了深圳美术事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研究价值,不少画家用毛笔书写的信札还颇具欣赏价值。

  从展览事宜到生活琐事

  从展览事宜、作品销售、购买图书到生活琐事,在这些名家信札里都有呈现。虽然都是只言片语,但字里行间一些问题的讨论,甚至一些特殊的措辞和表述,都记录和反映着一个时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呈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美术活动的生动画卷。例如,1980年,深圳展览馆举办“吴冠中作品展”,在与雷子源馆长的书信来往中,吴冠中就展览目录插页作品《鼓浪屿》印刷的色彩问题进行了商榷。1981年,深圳展览馆举办“蒋兆和画展”,从蒋先生与雷子源馆长间的7封书信中可以看到,展览的文献部分是由蒋老自己亲自准备,展览馆设计的海报则需要从深圳寄到北京由艺术家本人进行确定。又如在赖少其1984年的书信中,可以看到画家对于装裱装框十分讲究与重视,对展厅布局也非常熟悉,因此在信中对作品展示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举办展览的同时,深圳展览馆还与香港合作成立了深圳博雅画廊,经营范围包括文物书画、文房四宝、文教用品,影音乐器、体育用品、中外版图书等。在蒋兆和、唐云、赖少其、伍步云、王肇民、应野平等人的书信中,都可以看到画家对深圳博雅画廊邀约作画销售等事宜进行沟通与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4月1日,由香港中华书局、深圳博雅画廊联合举办的第一届“深圳书市”在深圳展览馆开幕。在此后的书画家信札中,可以看到很多涉及图书购买的文字。例如在1984年吴青霞的来信中,她向雷子源馆长介绍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前往深圳参加书展。1986年,陈大羽介绍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于永海到深圳选订一些美术图书资料,他本人还需要购买《现代世界美术全集》一套。再如1990年,李世南写信给雷子源馆长求购《徐渭画卷》一套等。

  其他生活琐事也见诸信札,如邵宇请雷馆长帮助购买并邮寄电池,蒋兆和委托购买相机镜头一部,宋文治则委托雷馆长为其朋友购买彩电,姚有多委托照顾赵朴初的侄女赴美国留学时经深圳与香港的相关问题等。

  是思想也是艺术

  今天,科技发展使得书信成为历史,写信变成种回忆。深圳美术馆的这批信札,数量大,内容丰富,涵盖的画家多,在国内美术馆比较罕见,特别是一些画家几乎没有其他信札存世,显得弥足珍贵。

  透过这些信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的艺术家对于举办展览和艺术市场的不同理念,字里行间透露出当时画家对于展览、艺术创作、市场,甚至人生的态度。信札中一些现在读来看似不重要的东西,也是时代风俗人情与社会风貌的反映。

  信札是一种人们交流的方式,一种有温度的记忆,文字所传达的是讯息,是思想,也是艺术。

  (作者为深圳美术馆策展人)

游 江

游 江

【编辑:赵一凡】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