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秋语工坊让吸毒人员回归路更畅通

2018年08月17日 09:45 来源:法制网 参与互动 

  秋语工坊让吸毒人员回归路更畅通

  □ 法制网记者  王 春

  □ 法制网通讯员 余杰妮

  时逢暑期,位于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的社区戒毒(康复)服务站很热闹,它有个文艺的名字——秋语工坊。走进其间,看到鳌江七小的学生正在体验“吸毒后的你”活动项目,利用高清摄像拍摄参与者正面照,后台合成“吸毒”后的照片。

  吸毒会让人皮肤松垮,眼神呆滞,长期吸毒者皮肤老化及溃疡严重,体验者通过该项目可以看到吸毒“三年后、五年后、八年后”的自己。

  “好恐怖!”“好难看!原来吸毒之后会变成这样,我以后绝对不吸毒。”学生们对新奇的设备都跃跃欲试,在看到自己“吸毒”后的照片纷纷表示绝对不吸毒。

  鳌江镇禁毒办主任、秋语工坊负责人黄仙秋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对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是我们禁毒工作的一大重点,学生们对生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在玩的过程中学东西,我们在秋语工坊的布置上比较注重体验感,不仅放了一些毒品的图片、模型,在进行禁毒知识宣讲之外,而且增加了可以互动的项目,包括这个‘吸毒后的你’拍摄体验、现场播放禁毒微电影等,使他们能在比较轻松的过程中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拒绝毒品的一些方法”。

    提供帮扶救助

  鳌江镇外来人口众多,户籍人口为19万,常住人口达29万,辖区范围较广,辖区内现有吸毒人员1749人,社区戒毒及康复人员近300人,毒情形势较为严重。

  为更好开展禁毒工作,实现从“专业戒管”向“科学戒管、长期服务”的模式转变,鳌江建立一批社会化的工作服务站,秋语工坊应运而生。

  2017年12月,秋语工坊成立,集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功能“六位一体”。

  半年的运行,已经带来了一些变化,黄仙秋深有感触说:“我们之前工作主要就是管理,让戒毒人员配合尿检。但事实上情况并不乐观,因为大家觉得吸毒的事情被别人知道不好,家属不太配合。现在,我们从观念上改变了,从单纯的管理转变到更加人性化的关怀,关心戒毒人员的生活、家庭情况,节假日会给他们送去节日慰问。”

  作为一个禁毒服务站,秋语工坊不仅是一个禁毒教育基地,也是社区对戒毒人员开展心理疏导的地方,同时更为吸毒人员家属提供了了互相交流的机会。

  秋语工坊的前身是黄仙秋禁毒工作室,2015年创办,主要负责对戒毒康复人员的上门谈心及生活的帮扶救助。5年来,工作室为800人次的吸毒人员提供帮助,黄仙秋因此获得了浙江省第四届“最美禁毒人”提名奖。

  王某是家中独生子,父母年迈多病,他吸毒后家境贫苦,向社工表示希望申请低保。

  得知情况,黄仙秋马上到王某家中走访,和他谈心,帮助他重塑通过就业改善生活的信心。

  回去后,黄仙秋即帮助王某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表示她愿意做王某的担保人,保证其不会拿钱去吸毒,并联系社区负责人开具证明。几经波折,黄仙秋终于为王某争取到低保。

  王某父母知道后感动地说:“黄主任您人真好,真是谢谢您帮我们这么多,这混小子一定要好好戒毒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您做的好事啊。”

  接下来的日子,王某定期去尿检,也找到了工作,主动跟黄仙秋汇报自己的情况,还亲切地叫一声“黄姐”。

  与黄仙秋一样,南门社区书记施梅红也因贴心的工作,赢得了戒毒人员的信任,还获得了全省禁吸戒毒工作先进个人、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荣誉。

  南门社区地处鳌江瓯南大桥以南延伸至江口码头,外来流动人口多,社情复杂。施梅红担任社区支部书记几十年,对辖区吸毒人员底数清、情况明,除了正常持续的帮教工作外,还常以知心阿姨的身份跟他们谈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还带领他们参加社区的治安巡逻,在社区两委的帮助鼓励下,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重拾生活信心。

  说起施红梅,鳌江镇禁毒办工作人员许辉铭赞不绝口,“目前南门社区108名涉毒人员中,成功戒断毒瘾76人,尿检率达100%。南门社区的吸毒人员对她很信任,他们现在生活上有什么事情,都会去跟说施梅红阿姨讲”。

    开展心理辅导

  记者了解到,秋语工坊成立以来,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及行业协会参与禁毒工作。目前已建成三支队伍,一支是专门从事心理矫治和预防复吸的专业队伍;一支是专门从事帮教尿检的社工队伍,社工由禁毒办统一招聘和管理,定期进行培训;还有一支是开展禁毒宣传和困难帮扶的志愿者队伍,结对服务对象上百人。

  走进秋语工坊,温馨的布局、精简的装饰、柔和的色调,让戒毒人员放松心情。

  除了一些新型的毒品模型,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关于六位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介绍海报,她们是来自吴越社会工作事务所、温州大学禁毒教育培训基地的教师、律师、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

  秋语工坊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团队对涉毒人员开展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服务,根据每个吸毒人员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人一档,并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自成立以来,已有50多名吸毒人员参加了心理辅导和行为治疗;辅导专家进家入户开展家庭修复10多次,提供法律咨询20多次,举办了两期心理培训课。

  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以下场景:在宣泄室内,社区戒毒人员在发泄情绪;在沙盘室内,戒毒人员通过沙盘游戏释放压力培养自信;在交谈室内,心理治疗师为社区戒毒人员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服务。

  “我们交谈的内容都会保密,你不用担心。”

  “你的情况很多人都有的,不要过分焦虑。”

  “我能在什么地方帮助到你吗?”

  在心理咨询师温柔平和、循循善诱的沟通下,社区戒毒员吐露心声,述说自己的难处和苦恼,有时会和心理咨询师介绍自己近期的工作生活。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生活疑惑、实际困难进行悉心解答、开导,同时通过观察和交流,判断吸毒对象身心状况,为他们作出心理评估,并在人员档案里记录下情况。

  结束时,心理咨询师会告知社区戒毒人员下次约谈的日期,并提醒他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

  专业心理咨询使得很多戒毒人员能够逐渐打开心扉。

  许辉铭对记者说:“吸毒者小张患有轻微的抑郁症,之前我们上门尿检都不配合,门都不开。第一次来秋语工坊进行心理辅导活动时非常抗拒,老师提问也不愿意回答。第二次来辅导时就主动多了,还早早到了秋语工坊等老师,愿意主动交流说明自己的情况。”

    促使真正回归

  谈及秋语工坊,温州大学禁毒教育培训基地主任、吴越社会工作事务所理事长吴之欧告诉记者,“传统的社区戒毒模式趋向于‘放养式’,主要是因为涉毒人员数量众多、情况非常复杂,管理难度很大,只能根据进入社区禁毒时间点展开监管。秋语工坊模式是对涉毒人员进行评估筛选,根据个体特征进行个别化的矫治和帮扶”。

  吴之欧认为,对涉毒人员进行分类矫治有其现实必要性,不同人员的个体特征、吸毒原因、家庭背景、社会危害性、复吸可能性均存在很大差异,唯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确定良好的效果,维护社会稳定。可以说,秋语工坊就相当于一个中介桥梁,将基层禁毒需求和专业团队服务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为涉毒人员提供直接的服务还通过培训基层禁毒社工,通过提升第一线社工的专业化水平从根本上强化禁毒工作的效果。

  黄某便是个别化矫治和帮扶的成功案例之一。

  黄某,1963年出生,小学学历,没什么技能,就业困难,经济窘迫。与儿子关系恶劣,因多次吸毒被妻子发现而离婚。黄某经常与毒友为伴,毒友的诱惑让他一再复吸。黄某在戒毒过程中,存在非理性信念,低估了毒品成瘾的危害,意志力薄弱,导致多次复吸。

  针对上述这些情况,吴之欧为黄某制定了相对应的服务计划:

  社工协同专业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为其制定计划,逐步减少毒品替代品的用量,同时建立详细的治疗个案。

  通过心理测验、行为干预等手段引导黄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让其接收预防复吸心理训练和拒毒训练,帮助其彻底戒断生理、心理的毒瘾。

  引入家庭治疗模式,针对黄某与妻子离婚和儿子关系僵化的问题,社工同婚姻家庭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讨、制定计划,每月对其家属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面谈,通过家属侧面了解其近况来调整计划。

  协调各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改善黄某目前窘迫的生活条件。黄某想上山种植茶叶、养鸡鸭,这样不仅有一份事业,而且可以远离“毒友圈”,其父母和亲戚也非常支持。禁毒社工将他的情况上报禁毒办,禁毒办也非常支持,联系当地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为其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援助,同时向政府申请了生活补助资金。

  吴之欧感慨地说:“现在黄某对生活充满信心,种植业搞的不错,和客户成为朋友,有了新的朋友圈,与妻子复合,儿子关系也开始转好。我们还鼓励他在社工组织的戒毒人员小组活动中现身说法,将自己的戒毒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同时为组员传授自己在戒毒过程中成功创业的经验。”

  在调研中,吴之欧也发现,基层禁毒社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素质不够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因为合同制待遇不理想,优秀的人才很难留住。比如,2015年,全国禁毒案例大赛一等奖的社工现在已不做社工了。

  “吸毒人员容易被社会远离或排斥,更需要专业化的介入和干预。”吴之欧说,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一线社工的工资待遇,并深化社工继续培训内容,从而真正达到矫治戒毒人员促使其顺利转化的目的和矫治。

  禁毒工作任重道远,在黄仙秋看来,禁毒工作绝非一人或几人之力能够做好,需要多方通力协作,包括政府的重视给予财政上的支持、社工和志愿者的付出、专业老师的工作以及禁毒办所有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民警、网格员等各方面的力量,秋语工坊的工作将更加完善,让吸毒人员戒毒后能够真正回归社会。

【编辑:丁宝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