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在星空中探寻未知 91岁院士叶叔华的“天文人生”

2018年12月21日 14: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逐梦者说)在星空中探寻未知 91岁院士叶叔华的“天文人生”

  中新社上海12月21日电 题:在星空中探寻未知 91岁院士叶叔华的“天文人生”

  中新社记者 许婧

  91岁的中科院院士叶叔华一早就来到她设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如约与中新社记者碰面,讲述她超过一甲子的“天文人生”。

叶叔华院士在办公室受访。 许婧 摄
叶叔华院士在办公室受访。 许婧 摄

  叶叔华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她筹建的中国世界时综合系统,让“北京时间”回荡在中国大地。而浩瀚的宇宙中,一颗名为“叶叔华星”的小行星在太空中遨游。

  除了让“北京时间”的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叶叔华还使上海天文台成为亚洲首个具有三种新技术设备的国际地面参考坐标基准站;她发起成立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APSG计划),为中国的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及其他深空探测工程的应用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叶叔华的办公室是“书海”,进门处的茶几上,与数十本新书摆放在一起的,是风云四号卫星实体模型等。“这是中国绕月探测总指挥、总设计师和首席科学家三个人联合刻了名字送给我的。

  1949年6月自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后,出生于广州的叶叔华到香港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叶叔华与丈夫程极泰1951年8月离开香港来到上海。随后,她进入了紫金山天文台所属的徐家汇观象台,至今没有离开。

  在叶叔华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际交往的大门,使中国的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获得了好时机。

  改革开放初期,既懂专业又擅长英文的科学家并不多,在当时相对闭塞的环境下,叶叔华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新鲜信息。她发现了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想研究射电望远镜。

  叶叔华当时也没有谱。

  1978年,叶叔华有机会带团到法国业务访问,次年又率团去美国考察有关新技术。回国后,她下定决心要与国际接轨,展开空间对地观测设备的建设,开展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各方面研究。

  此后,她积极促使上海天文台利用新设备、新手段与美、日、俄、英、法、澳等国进行了一系列国际合作与研究项目。

  叶叔华的工作成就和影响,获得了中外同行的认可。她连任两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执委会副主席,是首个在IAU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中国天文学家。

  事实证明,在中国发展VLBI技术、建设VLBI测量网的决策是正确的。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的VLBI测量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探月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促成上海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项目后,叶叔华积极推动的65米射电望远镜工程2012年落成,这一年,她86岁。

  “我还是每天来办公室,现在正在推动做2个30米的空间低频望远镜,这很花钱,要20亿元人民币,如能完成,算功德圆满。”叶叔华乐观地预期,3年左右立项,6年左右建成。

  采访中,被同事形容为“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精神”的叶叔华反复提及一句话:所有的事都不是我一个人能做成的,都是大家一起完成的。

  令她欣慰的是,上海天文台设备越来越好,人才越来越多。叶叔华十分看重给后辈搭平台,“就像要给关羽大刀,给张飞长矛一样,未来要依靠年轻人来实现进步。”

  提及心中另一个牵挂、她建议的在建的上海天文馆,她坦言有很高的要求。“我时常讲,一定要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让来的人都有收获,还想再来。”

  “一个人要活得长必须要有所追求,要有价值地活下去。”叶叔华对量子卫星、引力波等中国的科技大事如数家珍,“国家越来越强盛,科技一定会发展得更好,虽然不能所有领域都领跑,但一定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完)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