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向秋 :没想到靠种辣椒走进人民大会堂

2019年03月05日 00:5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高向秋 :没想到靠种辣椒走进人民大会堂

3月4日,黑龙江团人大代表高向秋接受新京报专访。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高向秋,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海伦市向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因种辣椒而得名“辣椒女王”。

  2013年带头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帮助贫困户脱贫。贫困户如果有地,就把地流转到合作社里,合作社一年保底给他多少钱;如果能打工,就在合作社里打工,一年怎么也能挣两万三万的,土地流转收入再加上打工收入,脱贫就没那么困难了。

  我也没大本事,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把老百姓带出来,能多帮一个就多帮一个,让我身边的老百姓都变强大。

  我们都是按地来分红的。去掉大家分红,我们合作社集体剩下的钱,年年还给长年参与的二次分红。2018年收成特别好,赶上了好年头,每个人分红1万多块钱,种地的利润一垧地在10万左右,去掉2万费用,一垧地挣8万块钱。——高向秋

  谈所提建议

  休耕、轮种保护黑土地

  新京报:你是第几次参加人代会?准备提交哪些议案、建议?

  高向秋:今年是第二次参加人代会,准备提三个建议:黑土地保护、大豆振兴计划、富硒产业开发。

  新京报:“大豆振兴计划”你有什么想法?

  高向秋:黑土地能种出非常好的大豆,可就是卖不上好价钱。我觉得一个原因就是大豆的深加工产业现在发展得还不行,产业链条延伸不下去,也就是没有太多的深加工企业,所以我建议实施大豆差异化战略,让大豆做一些高端产品。另外,我还建议建设全国性大豆交易中心,目标是争夺高蛋白大豆定价权、话语权,让大豆走出国门。

  新京报:“黑土地保护”和“富硒产业开发”有哪些建议?

  高向秋:黑土地有多好多肥沃,这大家都知道。我的建议就是,能不能出台一些关于休耕、轮种的制度,更好地保护黑土地?去年我也提了“富硒产业开发”方面的建议,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富硒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不过现在还没有出台富硒农副产品的统一标准,我的建议就是尽快制定标准,为富硒产品提供依据,为富硒产业开发打好基础。

  新京报:履职一年,你怎么看待人大代表的职责?

  高向秋:人大代表的担子和责任很重。我没想到,一个靠种辣椒为生的农民能从田间地头走进人民大会堂。这一年来,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法律知识。我们合作社每天人很多,聊什么的都有,有时候也会聊打官司的事,我现在都能帮别人分析分析法律问题了。我也没大本事,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把老百姓带出来,能多帮一个就多帮一个,让我身边的老百姓都变强大。

  谈辣椒女王

  想让老百姓都能多挣点钱

  新京报:不少人叫你“辣椒女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高向秋:2000年,我儿子出生那时候,日子挺难的,感觉只是靠三亩半地种粮食,发家致富应该不行,似乎种金子都不赶趟。当时村里就有几家种辣椒的,我也跟着种上了辣椒,长得不错,可是找不到销路。眼看着辣椒要烂在地里,我就着急了,跟着别人装了一挂车辣椒,跑到了山东,没想到真卖出了好价格。

  新京报:从海伦卖到山东,当年这样干的人多吗?

  高向秋:很少,当年很多人不赞成,担心跑那么远有被骗的风险,宁可辣椒烂在家里也不愿意冒险,可我铁了心就想试试。

  新京报:听说第一年你就往山东发了十多挂车辣椒,挣了48万元?

  高向秋:我们的黑土地很肥,我选的种子也很好。育苗的时候我用的是羊粪,育上苗,开始往地里摘,我用的又是有机肥,所以长出来的辣椒品相好。不信你到地里揪一个辣椒看看,不仅有光泽,长出的辣椒没有一个奇形怪状的。所以我种的菜,到了山东都是免检入厂直接卸车。而且当年遇到了一个供应商,大量收购辣椒,我就这样开始种上辣椒了。后来,供应商的需求量很大,我就开始收菜,绥化、哈尔滨、内蒙古、山东,全国各地跑,然后再运到山东的加工厂,出口。

  新京报:后来又怎么办起了合作社?

  高向秋:蔬菜合作社是2013年成立的,成立之前我自己种地,老百姓看我干得不错,就想跟着我干,我也想让老百姓都能多挣点钱,而且他们多种点菜,我们也不用跑全国各地收菜,这样把老百姓带动起来了,还能供上我的量。

  新京报:现在合作社规模多大?

  高向秋:第一年进来20户,后来每一年都有新户加入,现在跟我合作的村子有10个,具体的户数正在统计,因为现在正在育苗,育完苗才能统计出来。现在流转到我手里的地有9000多亩,今年预计能达到一万四千亩到一万五千亩。

  新京报:收入水平怎么样?

  高向秋:没有赔钱的,每亩地除掉成本怎么也能剩五六百元。这一垧地加入到合作社里,苗我都免费给育出来,你自己在家里管理,苗、技术我们都上门辅导,收购的时候我们去车,到地头儿去拉。我们都是按地来分红的。去掉大家分红,我们合作社集体剩下的钱,年年还给长年参与的二次分红。2018年收成特别好,赶上了好年头,每个人分红1万多块钱,种地的利润一垧地在10万左右,去掉2万费用,一垧地挣8万块钱。

  谈今年计划

  搞深加工走高端市场路线

  新京报:蔬菜产业是海伦市脱贫攻坚十大产业之一,你帮扶多少人脱贫?

  高向秋:在我的合作社里,2015年贫困户是178户,从去年开始脱贫,现在就剩三四十户贫困户了,不过也陆续加入了新的贫困户。贫困户如果有地,就把地流转到合作社里,合作社一年保底给他多少钱;如果能打工,就在合作社里打工,一年怎么也能挣两万三万的,土地流转收入再加上打工收入,脱贫就没那么困难了。

  合作社里什么活都有,每天都有二三百人干活,全都是人工,机械化还干不了,人工成本一天没有5万块钱就下不来。现在合作社里就有一个老人,今年72了,他媳妇是盲人,我知道他是贫困户以后,每天工资给他多开10块,今年春节前给他算账,挣了2.3万多。这样的人在我们合作社里还有不少。

  新京报:今年有什么计划?

  高向秋:一定要搞深加工,这是今年的计划。现在我们正在运作加工厂,也走高端市场的路线。有日本人到我们合作社来,到地里拿起青豇豆就吃,说黑土地种的菜就是好,你有多少我都要了。我没答应,因为我们也要搞深加工,也要做自己的品牌,如果给别人了,那么人家走高端市场,我们永远是下游市场。我要是把加工厂建起来,加工环节一亩地再能挣个千头八百的,老百姓一垧地多挣个两三万块钱,应该没有问题。

  新京报:平常有时间照顾家里吗?

  高向秋:没时间照顾家。我搞的这一摊儿,刚开始的时候我老公不支持,觉得一家三口开销没那么大,用不着这么辛苦。后来看我太累了,也就支持了。我儿子学习不咋好,其实我都觉得对不住他,从他6岁开始,我就没怎么管过,孩子一直住在封闭学校里,现在就要考大学了,我也没时间管他。我有时候也想,为了这摊儿事,把孩子耽误了,好在,我这一摊儿干得还不错,帮助了不少人。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王姝 记者 李永明 王昆鹏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