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条惠民政策换不来一句满意 扶贫如何增强群众获得感

2019年04月11日 11:18 来源:半月谈网 参与互动 

  102条惠民政策换不来一句满意,扶贫如何增强群众获得感

  当前某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扶贫工作没少花力气做,群众也有获得,可就是没感觉,更不会感恩。扶贫干部说,“效果悖论”易挫伤扶贫积极性。

  三峡库区某县县委书记表示,我们专门梳理了全县的惠民政策,一共102条,包括产业政策、救助政策、帮扶政策等,可群众获得感并不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尚君多年深入贫困 乡村进行访谈式调研后总结:有获得却无感现象在基层较普遍。秦巴山区一名扶贫干部说:“我们很努力,群众却无感。为了实现脱贫摘帽,一些干部在农村一干就是几年,工作 非常辛苦,有时却得不到群众理解,工作积极性很受打击。”

  造成基层群众无感的最主要原因是公共服务缺失。尽管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修建道路、改造电网、改善环境等,但比起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相对要 少。群众无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政策不透明,群众认为优惠政策在落实中有“猫腻”,总认为别人得到的更多。一些乡村的治理比较粗放,群众普遍关心的信息公 示制度也执行得不好,导致群众心存疑惑,最终导致虽有获得但无感。另外,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形成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脱贫攻坚主要任务是提高产业,增加收入。实际上,经济收入提高并不与满意度提升正相关,真正提升群众获得感,应综合施策:改善公共服务,加大扶志力度,提升 治理水平。具体点来说就是,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欠账较多,而它们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将精神扶贫放在重要地位,消除 群众精神“穷根”。(半月谈评论员:韩振)

【编辑:李玉素】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