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中国污染物排放逐年减少

2019年05月15日 2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邢利宇)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指出,目前中国一级空气监测站点数量已达1600多个。监测数据显示,中国污染物排放逐年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烟尘等近几年一直在稳步下降中。

    资料图:山西省临汾市,市民戴口罩出行。<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韦亮 摄
    资料图:山西省临汾市,市民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全国政协办公厅制作的“委员讲堂”第五期节目15日在全国政协官方网站等平台播出。本期节目由施小明主讲,主题为《环境与健康:从卫生健康视角看生态环境保护》。

  施小明在讲座中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密度向污染宣战。《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继出台。

  “特别是近年来,雾霾始终是公众关注热点。以北京为例,从直观感受上,民众已发现蓝天白云正渐渐成为常态。”施小明举例说。

  他指出,中国的空气污染主要是以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2004年到2013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超过100微克每立方米,在一些更为严重的地区,达到120微克每立方米。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措施非常具体。

  “这十条措施的落实,切切实实让民众感受到蓝天数增多了。”施小明指出,以北京市为例,2017年PM2.5浓度平均为58微克每立方米。由此可以看出,过去几年,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在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中国已开始进行强力监管,并启动严格问责制,铁腕治污成为新常态。”施小明说,预估到2030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以后,民众疾病负担也会有所下降。

  施小明多年致力于流行病学研究、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工作。作为技术牵头人,曾参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并起草主编《国际环境与健康研究经典案例》《中国健康老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等专著。(完)

【编辑:刘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