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命令紧执行松,有的在望风 假暗访沦为形式主义新套路

2019年05月26日 12:15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 

  导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暗访是发现基层真问题、督促问题真解决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然而,当下,部分基层暗访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甚至存在假暗访行为,某些暗访走样变成“不访”或“明察”。在一些地方的暗访工作中,“命令紧,执行松,有的在望风”的现象不时发生。这类暗访徒有其名,并未能成为监督利器,反而沦为形式主义套路和变种。

  208次暗访未发现任何问题

  中部某市要求加大督查暗访力度,当地乡镇干部严密“布防”,生怕一不小心,哪里出了问题,导致一年考核不合格。等了两天,一辆有明显标识的市里公务车进了村,一进入县域范围,就被当地“盯”上。暗访人员下车后,直接到村委会跟村干部交流。有了这个“时间差”,乡镇主要负责人也很快赶到现场。“所谓的暗访,还没有开始就成为明察了。”一名乡镇干部说。

  专项督查检查之外,日常治理也是假暗访的易发区。西部某市多次整治出租车行业乱象,多年来未有实质改观。今年2月,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向市交通运输局下了最后通牒。次日,当地明确,由市运管处、公路处、港航处和局机关每天安排1个暗访小组(2人组成)进行暗访。而直到2月7日,交通部门围绕出租车乱象开展208次暗访检查,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同一时间阶段,政府服务热线却依旧接到群众对出租车违规行为的投诉。

  暗访工作效果令人生疑,经纪检监察组深入调查发现,有的暗访组提交材料涉及的一些“被访”车辆当天没有出行记录;有的暗访人员不把工作当回事,并没去“访”,只是打车去超市、医院办私事,回来还拿车票报销。

  在半月谈记者调研中,不少乡镇干部反映,一些暗访严重走样,本该直接到村的,变成了直接到乡;本该直接到户的,变成了直接到办公室和会议室;本该查找问题的,变成了听成绩汇报。更有一些暗访异化为“被调研”“被安排”,暗访人员甚至“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要求地方“层层陪同,前呼后拥”。

  部分暗访何以滋生新形式主义

  假如没有深入暗访,基层一些真问题难以浮出水面。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暗访的难度日益增加,不少干部不愿意从事暗访工作。

  越来越发达的即时通信技术,让一些暗访组一到基层就被发现,相关信息也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迅速传到地方党委政府。

  近年来各地撤乡并镇、村庄合并,一些村庄情况变化较大,有的甚至难以通过手机地图导航。对部分干部来说,到不熟悉的基层,地理、语言、人员完全陌生,处于“睁眼瞎”状态。

  中部某市参加过暗访的一名市领导告诉半月谈记者,去年在某次扶贫暗访中,按照手机导航找某个乡镇,结果因为村庄合并,地图给出错误信息,导航到了另一个乡镇。暗访出了偏差,暗访目标未能预期达成。

  当前,部分暗访干部作风飘忽、责任意识不强等主观因素更值得警惕。在部分暗访调查中,有的干部缺乏主动担当精神,明显有畏难情绪。一些暗访人员缺乏相关暗访经验和能力,未受过有效训练,也无熟悉相关情况的“线人”,只能盲目无效暗访。

  部分干部充当“老好人”,也让暗访成为走过场。有的干部口上喊着扎实暗访,实际是只栽花不摘刺,装聋作哑,不愿给自己找麻烦,增加工作量。更有甚者,还与被监管对象形成利益关系,一有暗访就通风报信。

  杜绝假暗访,不做“太平官”,不当“老好人”

  要杜绝假暗访,须出台暗访工作规范,提高暗访本领能力,尤其要强化暗访干部的担当负责精神。

  最近,广西柳州市针对部分暗访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进行治理整顿。柳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钟山表示:“要通过整治假暗访,倒逼党员干部、行业主管部门、服务机构改进作风,切实履责,不做‘太平官’,不当‘老好人’。”

  近两年,湖南连续开展“四不两直”调研,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20位领导同志开展“深入贫困地区解决群众问题”专题调研,每位省级领导负责两个或一个贫困县。任务有明确要求: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通过这样的暗访调研,湖南省发现了扶贫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在暗访结束后向市县反馈,要求督促整改,并明确了回访时间。

  不少基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这样的暗访一针见血,找到了最直接的病灶,让人红脸出汗,地方有‘猛击一掌坐不住’的感觉,从而痛下决心抓整改。”

  来源:《半月谈》2019年第10期

  半月谈记者:卢羡婷 周楠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