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加征关税伤了谁?成本几乎全由美国进口商承担

2019年05月30日 07:5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 

  关税上涨造成的成本几乎全部由美国进口商承担

  部分已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其余部分则由进口商通过降低利润率吸收

  美国加征关税伤着了谁?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

  发于2019.6.3总第901期《中国新闻周刊》

  美国和中国的这一轮贸易摩擦已经持续超过一年,随着美方启动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并以“国家安全”为理由,突然发布针对中国华为等公司的限制交易令,中方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中美贸易摩擦转入了实质性冲突的新阶段。

    资料图:特朗普。<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盛佳鹏 摄
    资料图:特朗普。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5月10日以来,特朗普连续在推特上发文:“中国要对总值2500亿美元的输美货品向美国缴交25%的税款,给国库带来巨大的收入。”“我喜欢收取大笔的关税!” “美国的买家自己就能在国内生产产品(真理想)!”“关税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而不是更弱。我们走着瞧!”

  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加征关税导致美中贸易减少,但双边贸易逆差基本没有变化。因关税上涨造成的成本几乎全部由美国进口商承担,部分已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其余部分则由进口商通过降低利润率吸收。

  《福布斯》杂志评论说,特朗普总统加征关税的举措主要伤害了“他自己的人民”。

  美国企业着急了

  5月23日,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它将提高部分商品的价格。前一天,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公开承认,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会让美国消费者在购物时面对更高价格。

  与许多其他零售商相比,沃尔玛在中国的业务还算较少。瑞银集团(UBS)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沃尔玛有26%的商品从中国进口,而作为美国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零售集团,塔吉特百货公司则有34%的产品从中国进口。此外,包括体育用品、汽车零部件和家具销售商在内,很多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量都很大。

  5月上旬,多家零售贸易集团联合写给特朗普政府的一封信显示,2017年,美国进口的所有商品中,产自中国的服装占41%左右,鞋类占72%,旅游商品占84%。在供应链上,零售商严重依赖中国。

  5月20日,由耐克、阿迪达斯等170多家鞋业公司组成的商业联盟再次致信特朗普,直言对中国进口鞋加征关税的提议将对美国消费者造成灾难性影响,“也将威胁到我们行业中许多公司的经济生存能力”。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援引一个名为贸易伙伴关系的研究机构的分析称,对中国增加的关税,使美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平均年收入可能减少767美元,如果政府最终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而中国采取报复行动,这个家庭可能要多支付2000多美元。

  例如,对进口金属和中国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会使美国著名重型工业设备制造公司卡特彼勒去年的生产成本增加了逾1亿美元,拖拉机制造商迪尔公司预计今年的原材料成本也将增加1亿美元。为了保证利润,这两家公司都提高了产品售价。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与关税生效前的2018年1月相比,洗衣机价格上涨了12%。

  特朗普政府宣称美国可以“赢得”与中国的贸易战,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几乎是美国对华出口的四倍。这种情况下,针锋相对地升级关税,将导致中国一方更早“耗尽”可供征税的美国产品。不过,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R·拉迪认为,这种估计是建立在谬误的基础上。

  尼古拉斯分析称,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大部分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包括那些总部设在美国的公司。尤其是电脑和电子产品这一中国最大单一类别商品,87%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加征关税将减少美国对这些商品的进口,但对中国的伤害不会像对跨国公司那样大。相比之下,中国在美国制造和销售的商品微不足道。

  5月22日,中国美国商会和上海美国商会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联合调查显示,加征关税正在伤害美国在华企业的竞争力,最大影响是产品需求下降,其次是制造成本上升。

  特朗普5月11日和13日分别在推特上提供了两种替代途径:“在美好而古老的美国制造或生产您的货物和产品。这很简单!”“也可以从非关税国家进口……”

  然而,美国雪城大学经济学教授玛丽·洛芙丽最近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表示,企业可能有其他选择——许多产品从其他国家进口,但这显然不会减少特朗普总统所痛惜的贸易逆差。而且,有些替代品质量更高,因此也更贵。其他的较便宜,但质量较差。

  例如,2017年从法国进口的热交换器,单位价格是从中国进口的3倍,德国的热交换器价格是中国的两倍多。墨西哥热交换器的单位价格较低,比中国的更便宜,运输到美国的成本更低,但不太可能替代中国热交换器,不是大多数生产商乐意用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生产商要么购买更昂贵、质量更高的产品,要么从他们已经拒绝的供应商那里购买。所以,他们很可能会坚持继续与中国供应商合作,接受关税,然后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高盛集团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加征关税的成本完全由美国企业和家庭承担了。”

  经济民粹主义者

  如果说一些零售业和制造业还可以通过向消费者转嫁关税缓解压力,另一些行业面临的可能是难以逾越的困境。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CNBC)报道,一些美国企业和农场主已经失去了利润,比如美国的大豆种植户。中国买家削减了从美国购买的数十亿美元大豆,因为加征关税使得美国供应的大豆比巴西等竞争对手的大豆更贵。

  美国大豆协会5月7日发声明表示,加征关税对美国大豆种植户来说是“最坏的情况”,他们已陷入“绝望的境地”,希望中美贸易纠纷得到解决,不再继续升级。

  美国农会联合会5月15日公布了一封写给特朗普的信,称与中国的贸易战毁掉了美国农产品的对华出口,而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猪肉等产品的巨大市场。“留给大部分农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据了解,2016年,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创下纪录,达到3600万吨,去年则下降至830万吨。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的高级主管保罗·伯克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说:“我们离开中国市场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无法夺回原有的市场份额或达到原有的规模。”

  5月23日,特朗普与得州共和党国会众议员科纳威、美国农业部长珀杜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一些美国农牧场主会面。之后,他宣布向受贸易战影响的农民提供160亿美元援助。特朗普说,援助资金来自于从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

  但是美国大豆协会副会长戈登对美国媒体表示,“我们不会因为这种类型的补助而感到开心,我们只想要恢复农产品市场。”

  与大豆种植者一样绝望的还有烟花产业经营者。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烟花行业95%的产品来自中国,加征关税如果成真,对该行业无疑是灭顶之灾。

  《福布斯》杂志去年9月就曾评论,进口关税其实是对消费者和企业征收的一种税,不是对出口国,而是对进口国。因此,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实际上是对美国人征收的一种新税。

  玛丽·洛芙丽教授在文章中表示,美国加征关税还提高了中国供应的一些产品的成本,这将增加美国制造商的成本。事实上,运往美国工厂的中间产品和设备,如电动机、自行车部件和塑料等,构成了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最大份额。这将直接导致美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削弱美国的竞争力,减少美国产品在国内外的销售。

  CBS分析称,加征关税将使美国就业人口减少93.4万人,并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少约0.4个百分点。这种连锁反应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在2020年陷入衰退,而且将压低美国股市,并拖累全球股市, 减缓全球经济增长。

  美国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贸易战的结果比他们预期的还要糟糕。这家银行将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预期,从此前的3%下调至2.6%。

  对于特朗普的言论和行为,美国媒体不客气地指出这是贸易上的民粹主义。

  在上世纪80年代,特朗普就曾抨击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利用”美国,对美国与日本和其他贸易伙伴累积的贸易逆差大加指责。特朗普在一封《致美国人民》的公开信中写道:“是时候让日本和其他负担得起的国家为我们的巨额赤字买单了。”

  在担任总统很久以前,特朗普就已经开始指责他所认为的“全球主义”不公平贸易协议,比如《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当上总统后,特朗普更是鼓吹贸易保护主义的优势。2018年3月,当特朗普宣布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时,他在推特上写道:“贸易战是好事,很容易打赢。”

  CNBC评论说,在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和谈判交易技能的自负心态驱动下,特朗普就任以来挥舞关税大棒,将这作为重要武器报复他认为占了美国便宜的国家。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19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刘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