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彩圣彼得堡,期待习主席再访

2019年06月06日 17:23 来源:新华国际头条 参与互动 

视频:多彩圣彼得堡,期待习主席再访来源:新华社

  时隔近6年,伊万·卡希济恩仍记得那一天。

  2013年9月5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街头人流如潮,一些外国茶友循香而至,找到伊万经营的中国茶室。

  “我还清楚地记得,就在我给一桌德国客人斟茶时,电视上出现了习近平主席在康斯坦丁宫同普京总统握手的画面。”伊万笑着说:“近6年来,这里(圣彼得堡)更加多元多彩,有了更多中国元素。”

  蓝·“北方威尼斯”

  

  清晨,圣彼得堡市涅瓦河上,人们在水上运动。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蓝色,是圣彼得堡的地理底色。

  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圣彼得堡,坐落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这座城市建于涅瓦河三角洲近百个岛屿及河滩之上,市内水道交错、桥梁纵横,风光旖旎。

  

  圣彼得堡市涅瓦河与冬宫。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蓝色,也是圣彼得堡的历史底色。

  自彼得大帝建城以来,圣彼得堡就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内陆水系的重要港口。各色人群、各路货品、各类文化在这里交融,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也沉淀出圣彼得堡的独特魅力,吸引各方游客。如今,这里已是中国游客赴俄旅游打卡的热门城市。

  

  雨后的圣彼得堡冬宫。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凯特是圣彼得堡街头一家纪念品店的售货员。她说,这几年店里的中国面孔增多,街上中国字变多,店员们会说的中国话也越来越多。

  

  圣彼得堡涅瓦大街一家纪念品店内贴满中文商品标志,其中包括移动支付提醒。老板说,店里的俄罗斯籍店员个个都是“中国通”。新华社记者陈杉摄

  在两国元首的亲自推动下,中俄双方通过互办“旅游年”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民间交往,旅游业发展尤其明显。2018年,俄赴华游客数超过197万人次,中国游客首站出境赴俄罗斯人数超过184万人次,同比增长21.1%。

  圣彼得堡的蓝,收录在更多中国游客的镜头里。

  红·读懂中国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石头记》,共分35册,实际录有78回。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圣彼得堡,可以说是俄罗斯汉学研究历史最悠久的地方。”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波波娃戴上手套,小心地翻动俄藏本《石头记》(即《红楼梦》)。

  1832年,清道光年间,一名俄罗斯传教士的学生从北京买走一套35册的《石头记》。他不远万里,将这套书带到圣彼得堡亚洲博物馆,而这所博物馆正是东方文献研究所前身。

  1964年,研究所两位俄国教授从材料里翻出这套书,又惊又喜,公之于世。《红楼梦》自此多了一份海外藏本。

  

  俄藏本《红楼梦》,因圣彼得堡曾称为列宁格勒,所以也称列藏本《石头记》。新华社记者陈杉摄

  而《红楼梦》研究只是中俄学术交流的一部分。波波娃说,近年来,俄罗斯国内兴起了研究中国和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罗季奥诺夫表示同意:

  “就语言学习,10年前圣彼得堡大学有约300人学汉语,而现在在校就超过1000人。通过我们的网络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7万人。”

  波波娃说:“大家都希望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来理解为什么中国能够快速崛起。”

  

  俄罗斯商人伊万(右一)在自己开的茶室里请朋友喝茶。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罗季奥诺夫则提醒说,除了传统文化,还要注意当代中国的思想发展,“授课时,习主席的讲话就是我们的教材。我们不仅从他的话中学习中国文化的传统典故,更能进一步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

  金·互利合作

  

  中国商贸城内景。新华社记者陈杉摄

  年逾五十的维多利亚,走进中国商贸城一层的玩具店。一番打量后,她选了满满一包玩具小汽车,作为给孙子孙女的礼物。

  中国商贸城,位于圣彼得堡市以北,从市中心驱车要40分钟。2万平方米的商场里,有100余家商户,衣裤鞋帽、渔具家电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维多利亚说,“我来购物不顺路,但我愿意绕一下。因为这里总能找到我想给家人买的东西。价格公道,质量也好”。

  

  圣彼得堡市民维多利亚每个月都要到当地的中国商贸城,主要是为家人添置一些东西。新华社记者陈杉摄

  华商赵洪喜是中国商贸城的总经理。

  曾在俄罗斯东部做了20多年渔具生意的他,看着窗明几净的商场,颇为感慨:“以前我们都是露天摊位,风雪天里裹个黄色军大衣做买卖,鼻子都冻僵了,现在好多了。”

  赵洪喜最初萌发建商城的念头,一批熟客牵线并支持他,其中就有商场俄方合伙人谢尔盖·梅尼。

  谢尔盖说,建立商城是多方共赢——当地政府方便管理,中国商户有了保障,当地人获得工作机会。

  本地人德米特里非常认同,他刚开始在中国商贸城做导购,“工资是保底加提成,比我以前的工作好”。

  

  德米特里正在自己所在的渔具店里整理商品。新华社记者陈杉摄

  德米特里说,他之前是租车公司的派单员,公司经营不善倒闭,幸亏在中国商贸城找到一份卖中国渔具的工作。他的月工资收入有望超过3万卢布,比之前的收入要高。

  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习主席日前在接受俄罗斯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双方政府正采取措施,争取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更高水平,推动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

  赵洪喜说,未来的中国商贸城,还要陆续再开发12万平方米,“中俄关系现在不断提升,相信生意会越来越好做”。

  绿·面向未来

  初夏的圣彼得堡郁郁葱葱,青翠满城,适合各类聚会。

  

  圣彼得堡街头的一对当地青年。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自1997年举办首届论坛以来,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逐渐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大型经济论坛,有“俄罗斯的达沃斯”之称。

  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将于本月6日至8日举行。这次的主题也很绿色——“打造可持续发展议程”。

  这是习主席首次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习主席将在论坛全会致辞,阐述中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主张,同各方一道,倡导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实现地球村共同发展繁荣。

  

  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会场。新华社记者郝薇薇摄

  圣彼得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萨莫依洛夫认为,“习主席的倡导和支持对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前景十分关键。他对此不仅有深刻思考,而且还在推动相关倡议,比如‘一带一路’”。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如今的中俄关系已成为风云变化国际形势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萨莫依洛夫说,在发展问题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方面,俄中两个大国的协同应对,正为全球治理带来新的范式。

  罗季奥诺夫说,俄中两国元首用行动告诉世界,只有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人类才能有一个光明和可期待的未来。

  谢尔盖说,自己作为一名投资者,深知稳定才能保障持续发展。他期待在论坛上再次听到习主席坚定有力的声音。

【编辑:王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