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顾明远眼中的中国教育变革

2019年08月09日 15: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中国70年)顾明远眼中的中国教育变革

  中新社北京8月9日电 题:顾明远眼中的中国教育变革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在互动性、个性化、开放性等方面将改变教育方式,但人工智能做不到精神交流。老师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90岁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近年在不同场合反复这样强调。

  顾明远年轻时曾怀抱“工业救国”的思想,后来觉得“教育救国”也很重要,于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没想到,“工业救国”与“教育救国”会在当今社会这样结合起来,“科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教育”,成为顾明远的最新研究课题。曾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顾明远认为,机器和技术始终没法代替教师。

  从小学教员到大学教授,顾明远做了七十多年教师,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教育的变革。他说,过去强调教育与服务经济建设相结合,高等教育很重要;后来提出教育是民生工程,关系个人的成长,基础教育更重要。现在,家庭教育也被重视和强调起来,因为关系着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文明礼仪的培养。

  顾明远的夫人周蕖是鲁迅之弟周建人的三女儿,顾明远夫妇曾与周建人同住一宅很长时间。顾明远说,周老先生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重视学习和教育,“因为要照顾母亲,周建人先生没有像大哥、二哥那样留学,但他自学英文、生物,翻译了《物种起源》,终身学习不倦。”受其影响,顾明远和夫人一生都在教育领域耕耘。

  1951年,作为新中国选派的第一批教育界留学生之一,顾明远前往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习。中外教育的比较成为他的重要研究领域,他由此也成为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顾明远认为,新中国70年的教育事业发展中,最大的成就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顾明远说:“中国用20多年就完成了‘普九’,发达国家通常要50年至100年。上世纪80年代提出义务教育时中国还很穷,但已经意识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教育部的数据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提高到2018年的48.1%,“从70年前一年12万余人上大学,到现在800余万人共同迈进高校门槛。”顾明远说。

  顾明远曾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起草。“纲要设计的目标都完成得差不多了,除了素质教育。”顾明远直言,应试教育干扰了素质教育,原因很复杂,既有用人单位唯学历论提高了学历门槛,也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盛行不衰。

  “过去精英教育的时代,只有少数人能接受教育,现在教育普及了,就出现教育公平的问题。”顾明远说,要把教育的功能性与本体性相结合,也许最近提出的“生命教育”能更全面地涵盖这一点。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价值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最重要的还是观念的转变。(完)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