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我对中国一直充满信心

2019年08月17日 12: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中国70年)人物志: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我对中国一直充满信心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电 题: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我对中国一直充满信心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我小时候,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放出狂言‘3个月内灭亡中国’,我父亲那时就对我讲:‘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更重要是要对中国有自信,中国不会亡!’”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从小小年纪开始,我就对中国充满希望;这么多年来,一直对中国充满信心。今天回头看,我对中国充满希望不是没有来由的”,熊玠说。

  熊玠1935年出生在河南开封,1948年随家前往台湾,后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博士,是纽约大学政治学终身教授。多年来,熊玠致力于国际法、国际政治和亚太国家关系的研究,为美国著名国际政治与国际法专家。

  熊玠受邀1979年第一次访问北京,1987年曾受邀到北戴河,与邓小平就包括中美关系在内的重大国际问题长谈了近6个小时。

  说起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熊玠认为,中国真正的发展是在1958年以后,1978年到今年,中国改革开放逾40年了,其中在30年之内中国经济翻了10倍,这是史无前例的。

  1978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世界银行数据,当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56美元。1978年至2017年的39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达9.5%,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34倍。

  “其后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中国表现优秀”,熊玠说。

  1997年和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当时普遍认为东亚经济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而2000年以后,东亚经济又开始恢复蓬勃发展,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当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危机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也拉动了周边经济体的经济复苏。

  1997年,熊玠在香港做客座教授,“那时很多国家很感谢中国。人民币没有贬值,稳定了金融市场,在抗击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此举也赢得了其他国家的尊敬”,熊玠说。

  熊玠说,进入21世纪后,世界已经从地缘政治时代进入地缘经济时代。地缘政治强调意识形态和军事,地缘经济强调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彼此相互依赖的世界,这个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熊玠说,中共十八大以后,在地缘经济中,中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议设立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金砖五国宣布成立新发展银行帮助发展中国家等。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中国已经与131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8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至2019年7月13日,亚投行成员总数已达100个。

  “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可以看出中国领导人当时决策的远见卓识”,熊玠说,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带一路”建设把很多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发展经济,IMF等国际金融机构常用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中国的贡献,从中可看出中国发挥的重要作用。二是中国团结了这么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孤立中国是做不到的。

  据IMF统计数据测算,2009年至2018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率高达34%(按市场汇率核算)或27.7%(按购买力平价核算),居世界第一位。

  熊玠同时表示,2011年以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最大的贸易国,造成一些国家的担心,因此出现了“中国威胁论”。

  对此,熊玠认为,从731年唐代开元盛世开始到1820年的1000多年里,中国经济总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超过欧洲所有国家的总和。从中国发展历史过程来看,中国没有侵略他国的历史记录。在中国文化中,孟子讲“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

  熊玠说,我研究世界历史,但是还没有看到世界其他任何国家讲过“以大事小”,如中国以提供贷款等形式向其他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援助等,就是“以大事小”和追求社会正义,所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本身就站不住脚。(完)

【编辑:李雨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