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弘扬慈孝之风 2019中华慈孝文化节在杭州举行

2019年08月17日 2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弘扬慈孝之风 2019中华慈孝文化节在杭州举行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8月17日电(记者 张煜欢)17日,2019第五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在浙江杭州启幕。本届慈孝文化节以多元的角度和开阔的视野阐释“慈孝”文化,通过举办“2019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第五届中华慈孝文化论坛”和“2019中华慈孝感恩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向社会树立“慈孝”典型,弘扬慈孝之风,彰显人间大爱。

2019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现场。 王刚 摄
2019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现场。 王刚 摄
2019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现场。 王刚 摄
2019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现场。 王刚 摄

  当日上午,2019第五届中华慈孝文化节主活动——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铁雄,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等出席活动。

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 李晨韵 摄
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 李晨韵 摄

  “慈与孝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陈铁雄在致辞中表示,一年一度的中华慈孝文化节,在全球华人中遴选慈孝人物予以表彰,他们的行为和事迹既传承了“敬老尊贤”的传统文化,又彰显了“求真向善”的现代文明。他期待评选出的每一位慈孝人物,能够发挥榜样力量,引导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以慈孝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 徐军 摄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 徐军 摄

  2019第五届中华慈孝文化节主办方代表、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表示:“希望通过不断寻找当代慈孝文化的典型代表,用生动活泼、见人见物的中国慈孝故事传承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凝聚海内外华人共识,通过一个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的当代中国慈孝故事,向世界传达出一个‘可触摸’的当代中国形象。”

  “慈孝是发自于内心的,慈孝文化不仅是家庭伦理的精髓,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蒋孝严表示,“大陆和台湾本就是同文、同族、同宗、同源。随着文化的交流加深,我相信两岸的距离会越走越近。两岸要共同努力,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携手创造双赢。”

2019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现场。 徐军 摄
2019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现场。 徐军 摄

  在中华慈孝人物颁奖盛典上,荣获“2019中华慈孝人物”称号的10位(个)慈孝人物(团体)来自海内外各行各业。他们当中,有跨越千里帮助无数骨肉团圆的浙江刑警“寻人总司令”隋永辉、辞去县委书记投身公益的陈行甲、被誉为“当代白求恩”的加拿大华人医生岑颖干,有坚守35年救助130多名轻生者的河北花甲老者郭文香、55年日积月累靠卖菜资助贫弱孤儿童的台湾爱心阿嬷陈树菊,有茶楼卖唱17年含辛茹苦养育6名孤儿而“感动中国”的王宽,带领志愿者团队帮助抗战老兵还乡的孙春龙,还有致力于重病患儿救助的北京“天使妈妈”团队,创立学校、安老机构的香港香海正觉莲社以及帮助抗美援朝英烈寻根的人民日报“寻找英雄”团队。

  平凡的榜样力量震慑人心,而社会公众人物的加入则让慈孝文化的精彩传承更添光彩。在2019中华慈孝人物颁奖盛典上,著名演员、武术家、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爱心传播大使赵文卓,著名演员叶璇,奥运冠军朱启南,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雁君被聘为“2019中华慈孝文化大使”,接力慈孝文化传承,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铁雄。 王刚 摄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铁雄。 王刚 摄

  为实现慈孝文化“以文化人”的目的,本届中华慈孝文化节还将于17日举行第五届中华慈孝文化论坛,中华文化学院原党组成员、教务长李道湘,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主任邓立光等各界人士将从自身角度拓展慈孝文化内涵,为慈孝文化传承发扬建言献策。17日晚,中华慈孝感恩音乐会也将于杭州灵隐寺上演。

  据悉,2019第五届中华慈孝文化节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国新闻社、杭州灵隐寺共同主办,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协办,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慈善家杂志社、旺报、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浙商总会公益慈善事业委员会共同支持。(完)

【编辑:王祎】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