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出台人才新政 专业技术岗位向基层贫困地区倾斜

2019年09月02日 11:56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河南出台人才新政

  提高高级职称比例,让基层工作有“奔头”

  本报记者 乔 地

  河南省人社厅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岗位管理制度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显提升高级职称比例,向基层倾斜,开辟高级人才岗位聘用“直通车”和“工匠绿色通道”。

  各级事业单位均可设正高级岗位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河南省社科院院长谷建全研究员深有感触地说,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职称是反映其专业能力的“标杆”之一,许多人为此孜孜以求。但是,过去要么职称比例小,要么有的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干脆没有高级职称岗位,使得不少人感觉在基层没干劲、没“奔头”。但是,河南省这次出台的政策,将在各级事业单位全面设置正高级岗位,还将适当提升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这对提升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规定,以往未明确正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的事业单位,在所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5%以内确定。对于以往已明确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的事业单位,可在原标准基础上上浮3%,高层次人才相对集中的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可在原标准基础上上浮5%。事业单位也可结合人员队伍现状,将上浮比例用于副高级及以下岗位。谷建全说:“这意味着,扩大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最多能增加10%。”

  对规模小、人员少的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会同主管部门,按照现行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对区域内同类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进行集中调控,统筹设置。

  专业技术岗位向基层、贫困地区倾斜

  知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县乡,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背后,是人才的欠缺。河南这个政策,就是要补上这个短板。”

  《通知》明确提出,对于县乡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可在原有标准上各提升5%;对于贫困县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可在原有标准上各提升10%,引导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对于累计在乡镇工作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县乡事业单位已聘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设置管理和调整时,可不占本单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同时,创新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开辟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绿色通道。对县乡以下事业单位已符合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条件,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未聘专业技术人员,可直接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初级岗位。对聘期内3年获得考核优秀的已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直接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谷建全说:“这些政策,实际上是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助力脱贫的一个人才政策导向。”

  开辟高层次人才岗位聘用“直通车”

  两位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均对河南这次开辟的高层次人才岗位聘用“直通车”和“工匠绿色通道”,给予高度评价,称此举显示了河南求才若渴的强烈愿望,打破常规的创新魄力。

  开辟高层次人才岗位聘用“直通车”。对公开招聘的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人员,符合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的,首次岗位聘用时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对引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没有相应岗位情况下,可按照河南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有关规定设置特设岗位。事业单位引进的博士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直接确定相应岗位,其中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包含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开辟高级技师岗位管理“绿色通道”。对已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的高技能人才,事业单位可根据岗位任职条件聘用至工勤技能一级岗位。无相应岗位空缺的单位,可采取设置特设岗位、岗位设置动态调整等方式予以解决。事业单位根据岗位任职条件和聘用程序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河南省人社厅负责人介绍,为给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河南省还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备案环节,推进网上业务办理。按照国家和河南省事业单位人事服务事项清单要求,进一步完善数据信息,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岗位设置、人员岗位备案等岗位管理事项的网上办理,推动实现省市县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切实提升办事效率,减轻单位负担。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