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国新增3条国家森林步道 途经33处国家森林公园

2019年09月20日 12:59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一起去“野”!我国新增3条国家森林步道

  全程3466公里 途经33处国家森林公园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徒步去,国家森林步道欢迎您。

  日前,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近日公布,包括小兴安岭、大别山、武陵山3条路线,全长3466公里,途经33处国家森林公园,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至此,我国已有12条国家森林步道,全长超过22000公里。

  应民众的强烈需求而生

  什么是森林步道?

  “森林步道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主要依托,以徒步旅行为主,也可利用其他非机动方式通行的带状休闲空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司长程红说。

  国家森林步道最初起源于欧美国家。最早建成的是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它规划于1921年,建成于1936年。紧随它的脚步,匈牙利的“国家蓝色步道”也于1938年建成。

  “国家森林步道是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域,是长跨度、高品质的森林步道,为人们提供了走入自然与荒野的机会,使徒步者在行走中感受森林、热爱森林、从森林中获取力量。”程红说。

  经过近100年的发展,欧洲和北美地区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国家步道体系,成为让民众走进自然、体验自然的重要国家基础设施。以加拿大步道为例,85%的国民驱车半小时之内就能到达步道。

  国家步道也已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元素,肩负起生态教育、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休闲服务、经济增长等诸多使命。

  我国为何要推出国家森林步道建设?

  程红解释说:“是应民众的强烈需求而生。”

  随着人们对户外游憩的需求日趋多样化,长距离徒步穿越自然荒野受到越来越多民众青睐。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长距离户外徒步群体已超过6000万人。

  程红介绍,目前我国国家森林步道体系建设已有良好开端,根据目前公布的三批共12条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全长超过2.2万公里,途经20个省份;其中,最长的单条步道超过3300公里,最短的也超过800公里。

  第一批、第二批名单里包括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罗霄山、武夷山、天目山、南岭、苗岭、横断山等国家森林步道。

  新增3条国家森林步道

  国家林草局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途经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7省(市),沿线有33处国家森林公园、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湿地公园、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世界遗产地等各类保护地。

  步道所经之处有我国红松林重点分布区、天然青檀群落,有民族文化、森工文化等众多传统文化,沿线特色古城镇、古村寨、古道与自然交相辉映。

  小兴安岭国家森林步道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南起黑龙江伊春市铁力市,北至嫩江县。步道全长1464公里,其中伊春段518公里,黑河段946公里。沿线有黑龙江桃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大连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20余处自然保护地,有瑷珲古城、西岗子老羌城等古城和历史文化遗迹,串联了墨尔根古道等著名的古道。步道全线森林占比82%,穿越温带针阔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

  大别山国家森林步道呈东西走向,东起安徽太湖县,沿湖北、河南两省交界,进入河南桐柏县。步道全长840公里,其中安徽段252公里,湖北段279公里,河南段309公里。沿线有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20余处自然保护地。有天堂寨、田王寨等古村寨,途经武胜关、平靖关、铜锣关等著名关隘。步道全线森林占比75%,穿越北亚热带森林和中亚热带森林。

  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呈南北走向,南起贵州石阡县,经湖南、湖北,至重庆巫山县。步道全长1162公里,其中贵州段261公里,湖南段606公里,湖北段256公里,重庆段39公里。沿线有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30余处自然保护地,有凤凰古城、芙蓉古镇、尧上仡佬族村寨等古城、古镇、古村寨,途经“川盐古道”等著名古道。步道全线森林占比70%,穿越中亚热带森林。

  “为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步道主要由土路和砂石路组成,保留周边的自然荒野风貌,并有效避开野生动物种群的迁徙通道,与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持了安全距离。”这位负责人说。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