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专家:中国近海大部分海域地震产生海啸可能性较小

专家:中国近海大部分海域地震产生海啸可能性较小

2019年12月26日 2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陈颙26日下午在北京向媒体科普解读地震海啸灾害时表示,中国近海大部分海域地震产生本地海啸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中国沿海海拔4米以下地区GDP占全国约四分之一,“小海啸产生灾害是可能的”,必须推进风险防治。

  15年前的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级地震引发浪高逾30米海啸致20多万人丧生,这一地震海啸史上的惨痛教训一直被人类铭记和反思。中国地震局26日下午组织“地震海啸知识科普、推进灾害风险防治”活动,陈颙院士等地震专家应邀对地震引发海啸灾害的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他说,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深海大地震发生在印度-澳洲板块和亚洲板块的俯冲带上,两个板块几乎互相垂直与俯冲带运动,其俯冲的水平速度分量为52-60毫米/年,在9级强烈地震中,苏门答腊西缘岛屿向西南水平移动了20米,相当于该断层已闭锁300多年积累的能量在3分钟释放出来。该次强震的震中为无人居住的海洋,故地震本身造成的伤亡不大,但强震引发的印度洋海啸波及周边多国,遇难者总数2周内就超过25万人。

  陈颙指出,中国的近海渤海、黄海平均深度均不足百米,东海平均深度300多米,深度都不大,只有南海平均深度超过1000米,因此,中国近海大部分海域地震产生本地海啸的可能性比较小,只是在南海和东海的个别地方发生特大地震,才有可能产生海啸。中国台湾东部海域陡峭的海岸地形,不利于远震海啸波浪的堆积,但是台湾东部的堆积物形成不稳定的斜坡,一旦发生大规模海底山崩,有可能引发致灾的海啸。

  同时,对中国东南沿海有影响的海啸潜在发源地有:菲律宾西侧地震、巽他海峡火山、中国南海的海底滑波等,必须高度警惕,推进风险防治。

  陈颙说,减轻海啸灾害主要有海啸灾害的预测、早期预警和发生灾害后力争把灾害减到最小三个途径。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1949年建于夏威夷,主要提供太平洋地区的海啸预警服务。

  中国地震局表示,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15年前印尼9级强震海啸灾难如此严重,除灾害本身破坏性大以外,对于海啸灾害的预防不足,公众灾害意识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以此为鉴,应开展经常性的防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科学素养,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有效防范灾害风险。(完)

【编辑:张燕玲】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