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新时评:国际社会须警惕“政治病毒”

中新时评:国际社会须警惕“政治病毒”

2020年02月21日 19:4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抗击新冠肺炎)中新时评:国际社会须警惕“政治病毒”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题:国际社会须警惕“政治病毒”

  中新社记者 刁海洋

  大疫来时谣言多。当前,正值全球携手抗击疫情之时,少数国际政客和个别媒体所谓“新冠病毒或与生物武器开发有关”等“有毒言论”却在暗流涌动。

  这与此前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屡屡发出“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中国应对疫情不透明”“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等言论形成合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日对此表示,个别人和媒体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不是居心不良,就是荒谬无知。疫情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理性、合作,用科学战胜愚昧,用真相粉碎谣言,用合作抵制偏见。

  国际卫医界媒体和组织此前亦早有强烈谴责。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18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份由全球多名医学专家联署的声明,强烈谴责有关新冠病毒“并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并称阴谋论除了制造恐慌、谣言、偏见,损害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努力外,别无它用。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上周也表示,我们需要事实,不需要恐慌;我们需要科学,不需要谎言;我们需要团结,不需要污名。他还表示,错误信息使英勇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它转移了决策者的注意力,向公众传递恐惧,制造混乱。

  遗憾的是,这些“有毒言论”在世间仍有一定的市场,折射出一些政客和媒体对各国必须共同抗击疫情的无知和恐慌,对当今时代潮流严重误判,对中国带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说到底,“有毒言论”根源于人性的阴暗面,是一种“政治病毒”。持其论者通常善于预设前提、凭空指责、危言耸听、偷换概念、夹带私货。

  观察家们相信,这些人早已习惯于借“言论自由”的幌子,表现出无需担责的放肆。尽管,个人观点与科学发现、新闻信息与专栏评论确有不同,但它们都应该遵循真实、理性的原则。滥用言论自由是对自由的讽刺。

  疫情总会过去,疾病终将治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应对源自人心的“政治病毒”,需要的不只是更多的良知、伦理和道德。(完)

【编辑:王诗尧】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