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五个一百”,燃起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五个一百”,燃起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2021年07月30日 1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国正能量2021“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海报
中国正能量2021“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海报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袁秀月)大连博物馆的“近代大连”展厅,有件特殊的展品,一个外观破旧的皮箱。这是1932年,二十出头的刘长春参加奥运会时所携带的。

  那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也是中国人在奥运会的第一次亮相。但由于20多天的舟车劳顿、缺乏训练,刘长春没有取得好成绩,但要强的他并未放弃比赛,而是拼搏到最后一刻。

  当时报纸写着“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1984年,同样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拿下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资料图:许海峰
资料图:许海峰

  那时的中国,竞技体育刚刚有了腾飞的迹象。从1971年的乒乓外交到1981年女排夺冠,从第一枚金牌到1992年的16枚金牌,体育健儿们为了取得成绩,靠的是“魔鬼式”的训练和顽强拼搏的劲头。

  为什么这么拼?电影《夺冠》曾说出大背景,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很多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太大,美国的教练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女排训练中了,而中国的女排姑娘们还在简陋的竹棚馆中训练。

  吴刚饰演的教练说,他到国外看着高楼大厦哭了,中国太落后了,所以他心里总想着快点快点。“我们要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

《夺冠》剧照
《夺冠》剧照

  太多的运动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创造体操神话的“体操王子”李宁,有“跳水皇后”高敏,有“乒坛女皇”邓亚萍,还有伏明霞、郭晶晶、刘国梁、张怡宁、刘翔……他们不断突破极限,打破纪录。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在亿万期盼中,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向全世界传递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展望。中国的奥运健儿,终于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变成了百人、千人“奥运军团”。

视频截图:北京奥运会中国队进场
视频截图:北京奥运会中国队进场

  89年来,赛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的身影,曾让许多处于迷茫中的人看到希望和方向,让很多低沉的人重拾信心和力量。89年来,中国竞技体育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不变的是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图为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中。<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杜洋 摄
图为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中。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东京奥运会上,“00后”小将杨倩在落后对手0.2环的情况下,最后一枪打出9.8环成功逆袭,拿下首金;

  “三战奥运”的老将马龙鏖战7局战胜对手,中国队提前包揽冠亚军;

图为马龙(左)在比赛中回球。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杜洋 摄
图为马龙(左)在比赛中回球。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杨浚瑄、汤慕涵、张雨霏、李冰洁四位年轻姑娘击破强敌,夺下金牌。

由张雨霏、杨浚瑄、李冰洁和汤慕涵组成的中国队以7分40秒33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富田 摄
由张雨霏、杨浚瑄、李冰洁和汤慕涵组成的中国队以7分40秒33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被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打动,他们在赛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场下几百几千倍的努力换来的。”有网友说。

  这种拼搏精神,在今日的中国,正是需要燃起的奋进力量。近日,中国正能量2021“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在申报中,此次评选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抗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征集遴选展播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作品和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

  评选活动走过五届,正能量的声音越来越大,拼搏的精神也在不断传递,为奋进的人们提供着不竭的精神力量。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每个人的金声玉振。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每个人都不是“路人甲”。期待着每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你!(完)

  报名链接:https://news.cctv.com/special/2021wgyb/index.shtml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