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官员应学习温总理“唠家常”——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官员应学习温总理“唠家常”
2009年03月06日 10:13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作者】[日]加藤嘉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者

  中国官员应该从温总理的身上“吸取营养”,让自己表达得更深刻点、真实点、务实点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月28日下午,中国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与网民交流了两个小时。这一极为少见的场面将成为中国政治发展史上实实在在的一页。

  我观看了温总理通过网络与群众互动的所有过程。在长达两个钟头的时间内,总理回答的范围涉及了方方面面:从内政到外交、体制到民生、公务到私事、回忆到前景、信心到信念……我发自内心地感到,中国的领导人多么地不容易。

  为什么?为什么温总理能谈得那么地全面而深刻,诚实而真实,客观而务实?为什么群众能听得那么充实而满意?是因为说话者是总理,温总理具备这些知识和素质是理所当然的吗?是因为听话者是群众,群众具备这些心情和姿势是天经地义的吗?

  大家都知道,“官话”是当代中国社会上,最为空虚、浪费、无聊的产物。原因很清楚,在“官话”面前,讲话者知道听众不可能认真听,听话者知道说话者不可能认真说,因为它是“官话”,所以相互不认真。那么,温家宝总理的讲话风格、交流方式是个例外。许多官员应该从温总理的身上吸取营养,把自己表达得更深刻点、真实点、务实点,让听众感受得更满意点、开心点。

  应该说,温总理与大部分官员讲的内容本身并没有多大或本质性的差别。但他给人家的印象却如此不同,效果和影响也截然不同。官员是人,而不是机器,更不是神。我认为,温总理与许多官员表现的最大不同有三点,这些恰恰也等于是后者应该向前者好好学习的“唠家常”;

  首先,说话的方式。“交流如何成为力量”,这取决于说话者“怎么说”,而不是单纯“说什么”。温总理说话的特点显而易见,即慢、清楚、有条理、有节奏,四者则相辅相成。作为中国的总理,因为要客观正确,所以说得很慢;因为要令人明白,所以说得很清楚;因为要有说服力,所以说得有条理;因为要让人接受,所以说得有节奏。

  其次,说话的风格。我从温总理的访谈中发现,他经常使用“我”字,同样也使用“你”字,而不是完全使用“政府”、“群众”等。总理讲话代表政府是可以肯定的,但除此之外,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强调的“我和你”向群众产生格外的亲和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想传达的无非是政府和人民,大家都是一家人,社会则需要和谐。

  最后,说话的态度。温总理在访谈中偶尔跟主持人带着笑容说,“这个我不说了”。网民的问题可能涉及了个人隐私或经历吧,但温总理的处理方式显得可爱而幽默。温总理每一次回答完问题还习惯性地说“谢谢”,显得谦虚。他也不回避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勇敢、正面地回答。每一个敏感的问题,温总理说出来就变得更加敏感,但他停顿一会,整理思路后得出的每一篇答复却都很清晰。

  明明是个总理,似乎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再遥远不过的存在,但他表现得实际比很多官员亲民得多,是的,温总理也与大家一样,有时会紧张,每天都上网,没时间就吃得很简单,曾是热爱体育的少年。

  我们都是人,人与人之间有那么多本质性的差别吗?温总理在大家面前只不过是表现出作为一个“人”的方式、风格、态度而已,是一场人与人之间正常沟通而已。有些官员却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恐怕,官员们在平时反复性工作中不由自主地忘记或抛弃了一个根本的道理:人与人之间心连心的沟通是一切和谐的基础。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