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中国亟需加强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称中国亟需加强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
2009年04月03日 10:46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广阔大洋上的海洋观测资料。

  ●近日,在杭州召开的第三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上,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重要服务对象之一的气象学家还不到与会代表的1/3,来自中国的气象学家更是寥寥无几。

  当前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 (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人类长期、自动、实时、连续获取大范围深海海况的梦想成为现实。这些资料的获取,对于提高我国海洋和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科学价值。掌握了这些资料也就掌握了精确预报天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钥匙。同时,我国的Argo计划也开始从观测网建设阶段进入资料的应用研究阶段。

  然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我国Argo大洋观测试验项目首席科学家许建平却发现,在今年3月25日~27日召开的第三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上,与会者以物理海洋学家居多,而作为该观测网重要服务对象之一的气象学家还不到与会代表的1/3,来自中国的气象学家更是寥寥无几。为此,许建平研究员呼吁,要重视和加强对全球海洋观测网的建设和利用,以提高我国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水平和精度,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气候变暖导致的台风、洪水、暴雨、干旱、暖冬、冰冻等极端天气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

  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是1998年由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大气和海洋科学家,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建设的。10年来,Argo计划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迅速发展,最初确定的由3000个剖面浮标组成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于2007年11月正式宣告建成。参与该计划的国家也由最初的10个发展到今天的27个,另有17个国家以不同形式参加了该计划的活动。到2008年底,全球累计在海洋上布放了6000多个Argo浮标,目前仍在海上正常工作的浮标达3325个。

  目前,该观测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源源不断地为国际社会提供全球海洋深达2000米的温、盐度剖面资料和全球范围的海流资料。这些资料使得各国科学家获得了许多以往利用常规观测研究无法得到的新发现、新成果,提高了人们对海洋和气候等自然环境问题的认识。据许建平研究员介绍,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所获得的海量数据,将会在天气和海洋业务化预报中得到广泛运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天气、气候和海洋环境预测预报的精度。许多国家的海洋和气候业务中心也已开始把Ar-go资料应用于海洋和天气、气候业务化预测预报中,并在海洋渔业、海事安全和海上交通等领域得到应用。

  我国自2001年10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加入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的行列,并成为国际Argo计划的重要成员国。至去年底,我国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海域共布放了51个Argo浮标,其中22个仍在海上正常工作。今年,为了与各国共同承担起维护该观测网的任务,我国还将在上述海域投放至少60个浮标。按照参与即可共享的建网原则,我国将有权共享该观测网所有Argo浮标的观测资料。设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不仅担负着我国Argo浮标的布放及观测资料的接收、处理与分发任务,还承担着接收其他国家布放在全球海洋上的Argo浮标观测资料供国内用户共享使用的工作。然而,我国在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与利用上,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许建平研究员表示,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广阔大洋上的海洋观测资料。在地球这一大的气候系统中,陆地仅占其中的30%,而海洋占了70%,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假如能让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对于台风、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精度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他呼吁从事天气和气候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能积极参与到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和资料的应用研究中,以提高我国天气预报、特别是长期气候预测的精度。他说,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将至少维持10年以上,长期积累的海洋观测资料不仅可以提高短期天气预报的精度,还可精确地预测今后10年、20年、甚至50年以上的气候变化趋势,这也是国际上业务化观测预报的重要发展目标。通过长期的资料积累和研究,今后像今年杭州遇到的连续一个多月阴雨的极端天气状况,就可以提前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被预报出来,有关各方就可以及早采取措施应对,趋利避害,减轻各类气象灾害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鉴于目前我国所投放的浮标还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问题,许建平研究员呼吁,我国应加强国产Argo剖面浮标的联合攻关研究,以便尽早掌握这一高新海洋观测技术,为我国海洋观测提供长期技术支撑。(本报记者 张一玲 通讯员 孙湫词)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