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载文:抗震救灾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求是载文:抗震救灾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
2009年06月03日 15: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3日电 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载文称,“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优越性。

  文章称,历史上没有哪一种社会制度能够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优越的社会制度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发挥最好的救灾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成为动员、组织和凝聚社会力量抗击灾害的强大政治保障。

  文章指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举国体制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文章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能力和先进性;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政治制度优势。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党中央果断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和人民军队立即投入抗灾救灾斗争。短时间内,集结了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近10万医疗卫生人员,动员了20多万志愿者,调集了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救灾物资。全国各省、市、区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使抗灾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中央财政大力支持,部分省市对口支援,全国人民热情帮助,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谱写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一曲曲壮歌。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织动员能力和物质保障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大检阅和大展示。

  文章指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雄厚实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文章说,强大的综合国力为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显著提升的科技实力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全方位的开放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赢得了宝贵的外援和发展空间。

  应对自然灾害需要经济实力。文章说,抗震救灾中,紧急调动数十万救灾抢险人员,紧急调配数百亿救灾资金,紧急向灾区运送上百万吨食品、衣被、帐篷等生活品和燃油、煤炭等急需物资。地震发生不到一个月,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34.58亿元。为解救被困人员和运送紧急物资出动飞机数千架次。被地震严重损坏的电网、路网、通讯设施等,在最短时间内就得以迅速修复。恢复重建中,中央财政给予灾区极大的支撑,同时北京、广东、上海等省、市对灾区的县(市)连续3年进行对口支援,为灾区恢复重建注入了活力。2008年中央安排了700亿元建立灾后重建基金,以后将继续增加,各级地方政府也及时调整年度财政预算,不断增加重建资金投入。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新情况下,为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全国共规划了4万亿元投资,其中灾后重建资金就占1万亿元。所有这些,都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不可缺少的物质力量。历史再次印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威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文章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为科学救灾和科学重建奠定了技术基础。抗震救灾之所以迅速有效,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了大量先进设备,运用了各种先进技术。

  文章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融入国际社会。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采取开放救灾的政策,以最快速度将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对全世界公布,积极寻求国际救援人员合作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文章还指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精神支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越性。

  文章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为着共同利益团结奋斗的精神境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透明公开、勇于创新,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民主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文章最后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华民族谱写了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壮丽史诗,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践再次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