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核阴云下的中朝边境:老百姓生活并未被打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近观核阴云下的中朝边境:老百姓生活并未被打破
2009年06月26日 10:47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漆菲发自北京 镜头中的女人正侧坐江边,俯首洗衣,显得宁静而祥和,仿佛一部放映着的“黑白电影”。

  在中国丹东的鸭绿江畔,花2元人民币就可通过望远镜观望对岸。花上10元钱,则可坐游船靠近对岸,朝鲜那边农民的耕作、军人持枪巡逻,以及在休息时间打排球等等画面,都能尽收眼底。只是江对岸的房屋、土地、以及人们的穿着打扮,更多呈现的是黑、白、灰色。

  船上回望丹东一侧,高楼、绿地、五彩的广告牌,以及着装鲜艳的人们,构成的是一幅生动的彩色图案。坐在船上的日本旅行者加藤嘉一,每每看到鸭绿江两岸的“不对称”,常常会“胡思乱想”。

  而对于一江之隔的两岸差异,丹东当地居民已经见怪不怪。对于对岸邻居,他们会用一种平和的语气,讲出很多外界旅行者惊讶的故事。不过,出现在丹东、延吉等边境城市的陌生人所表现出的好奇心,也会引起当地人的警惕。

  这个总被“核试验”、“导弹”、“饥荒”等字眼笼罩着的邻国,外界越来越多地从中国边境一侧获取它的影像,且越来越清晰和真切。当东北亚国际政治角力进行得如火如荼时,这里老百姓生活并未被打破,依然宁静。

  朝鲜增大边境巡逻频率

  集安边防的一名军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边境上居民生活和心态一如平常,并没有受到朝鲜核试验的影响。他说,边境居民都习惯了朝鲜局势的各种变化,何况老百姓多认为中朝两国友谊深厚,不会发生什么突发事件。

  尽管如此,这位军官透露,中国边防还是采取了一些“内紧外松”的措施,主要是为了防范发生越境事件。据他的观察,朝鲜边防开始趋紧,“朝鲜军人明显增加了巡逻频率,以前朝鲜军人夜间巡逻不配带武器,最近开始携带步枪,但白天巡逻仍不带武器,这主要是向中国方面示好。”

  零距离接触中朝边界

  而抱着强烈好奇心的加藤嘉一,总想在更近的距离观察朝鲜。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走在图们江边,对岸实在太近了,近得有点想一步跨过去,“在对岸不远处,有几个朝鲜人在坐着聊天,孩子们则在周围跑来跑去。山头上并没有多少绿色。”一位中国农民告诉他,朝鲜那边缺少化肥,所以农作物产量不高。

  加藤个头较高,一个人揣着相机在边界线附近走来走去,自然可能引起人的怀疑。“如果有巡逻的军车驶过,我就迅速躲起来,免得带来麻烦。”加藤是北京大学一位学习国际关系的日本留学生,他说,探访中朝边境纯粹是好奇,以及更多地了解这个国家。

  而其他多数旅游者,不会像加藤一样“冒险”,他们只会走上鸭绿江上的“断桥”,遥望对岸。这座桥在朝鲜战争期间被美军飞机炸断,如今成了人们对那段战争记忆的“化石”。

  贸易旅游未受太大影响

  在丹东贸易口岸,来往的车辆依然繁忙。每日清晨开始,运载着各类货物的大卡车进出丹东口岸,丹东海关工作人员以及边防士兵,仔细检查着来往车辆的证件。进出海关的人员也依然通畅,时常可以看到前来中国探亲的朝鲜人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提着食品返回朝鲜。

  辽宁社会科学院朝韩研究中心主任吕超向《国际先驱导报》介绍说,“海关每日都会有通报,这段时间以来,中朝贸易数字跟过去比变化不大,”中朝的贸易交易主要是以物易物,中方运送粮食和生活用品,朝方返还钢铁、木材。吕超还透露了中朝边境大量存在的“背包贸易”,双方约好时间地点,在某一截偏僻的铁丝网两侧,“你扔过来一包水产,我丢过去一包白面”,然后骑上摩托车一溜烟就不见了。类似的“江上交易”也很多。

  燕声东是丹东民族旅行社总经理,出于职业的敏感,他能从人员往来的变化上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变化。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朝鲜核试验对丹东的旅游业或多或少有些影响,“最热闹时一年去朝鲜的旅游人数高达8万,如今只有几千人上下。”

  而朝鲜5月25日实施地下核试验当天,吕超恰好经过丹东口岸。他说,很多外国游客和记者,扛着各类摄像摄影器材,簇拥在鸭绿江边,生怕漏掉“历史性的时刻”。而中国边防部队的一些日常军事活动,此时也被他们加以深度解读,外界感受到的紧张气氛,就是来自这些外国记者的所谓“解读”。

  外籍人士身份多复杂

  为了获得不一般的体会,加藤不久前的一次旅行,从延吉出发,沿着全长500多公里的图们江往东北方面穿越东北亚“金三角”晖春,以及中朝俄三国的交界处防川。

  加藤对此次他自称为“草根而生动”的中朝边境之旅,颇为感慨。与丹东不同,作为朝鲜族聚居的城市延吉,更具有异国风情。街上到处都朝鲜文字的招牌,朝鲜的冷面、烤肉还有冰啤,街上路过的外国人也不少。

  加藤介绍说,在这里的韩国人多是商人,而欧美人士则多是外教老师,但当中他们很多的实际面孔则是传教士,跟当地的教会有密切联系,并从事一些人道主义活动。加藤猜测,他们当中的一些应该是情报人员,“据说当地发生过情报人员绑架事件。”

  不过,身为当地居民的金姓女孩,则似乎没有听说过这些情况,性格直爽的她倒挺像韩剧当中那些大大咧咧的女主角。她告诉本报记者,朝鲜核试验这类的话题一般上不了她家的饭桌,“这些复杂的东西我们家一般不会讨论,顶多有时候调侃一下。”

  但据加藤观察,边境城市的居民“政治敏感度很高”,“可能因为我举止奇怪,个子高,又是一个人不像旅游的。难免会让人心起疑虑。”加藤介绍,每次闹出误会,他都会耐心解释自己是合法居民,只是“抱着好奇心了解中国国情而已”。

  这么近又那么远

  观望对岸的朝鲜,那边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真切:在江边,光着屁股的小孩在水中游泳嬉戏,妇女在洗衣,男人们则坐在江边抽烟,有时也会望着对岸出神。

  以往,中朝边界线上是没有铁丝网的,两边的人们也更能随意地往来。有延吉当地居民回忆说,10年前,街上朝鲜过来的人还很多。而燕声东作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在他眼中,现在朝鲜老百姓的装束极像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人,“黄蓝条的汗衫,土黄土绿的军装满大街都是”。

  据东北师范大学朝鲜问题专家孙启林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边界线上陆续有了铁丝网,但是这不完全跟朝鲜局势相关,“只是提醒旅游者不要越境”。

  朝鲜自5月25日再次实施核试验后,半岛就陷入了一触即发的战争状态。韩美日等国的军舰不停在半岛附近海域游弋,飞机贴着半岛飞行,频繁的军事演习不断绷紧了人们的神经。生活在中朝边境的普通百姓们,隐隐的紧张情绪并没有影响他们平静的日常生活,毕竟,日子还要继续。

  而在日本旅行者加藤的眼中,中朝之间地理距离如此之近,许多地方只隔着“一跳之遥”,然而两边却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当看见数十米外巡逻的朝鲜边防军人时,他赶忙躲到一旁的灌木丛后,扭头回眸间,一对朝鲜母女在对岸图们江边洗衣嬉笑的场景映入眼帘。(本报记者于冬、实习记者赵敏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