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忆抗美援朝:临战学外语用以在战场上向敌喊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老兵忆抗美援朝:临战学外语用以在战场上向敌喊话
2009年08月05日 11:43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如今,已白发苍苍的王顺才(右图)时常忆起当年入朝参战时的情形,那时的他刚刚二十出头(左图)。
    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资料照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那一刻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亲历者

  王顺才:1930年生于黑龙江,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曾获两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现居北京。

  老兵,真的老了。59年前入朝参战,那时候的王顺才多年轻啊,二十出头,意气风发,戎马倥偬。

  人越老,怀旧的思绪就越强烈。王顺才终于忍不住了,在硝烟散尽半个多世纪之后,去年他旧地重游,在平壤、朝韩军事分界线、板门店驻足感怀。

  在志愿军烈士陵园,他和同行的几位老兵抱在一起,“哭得一塌糊涂”。

  许多事情都不同了,青山碧水早取代了硝烟和杀戮。在平壤街头,他还碰到一位当年的美国老兵,两人握了手,相视一笑。

  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今昔对照,更能让老兵得以慰藉呢?流了血,无数人成了烈士,但终拒敌于国门之外,鸭绿江两畔换了人间。

  开国第一战

  一场撼天动地的卫国战争,行将隐入历史深处。烽火已止息逾半个世纪,《阿里郎之歌》由悲怆唱到舒缓,鸭绿江水也把岸堤冲涤得发了白。

  但老兵的记忆不会含糊。“三八线”迫敌、汉江血战、停战板门店……这些往事,王顺才记得清楚,仿佛时光从未流走。

  50多年的时光,像一条小路,路的另一头,那场志愿战争早转身离去,但背影还真切如昔。王顺才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正倚在呼啸的闷罐车厢里,跨过鸭绿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随即出兵干涉,并令海军第7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联合国安理会在没有苏联参加的情况下,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并授权美国统一指挥在朝鲜半岛的各国部队。

  美军很快于当年10月初越过北纬38°线(简称“三八线”),占领平壤。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此前,兼任外交部部长的周恩来已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海军侵入台湾海峡的行动,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

  王顺才说,从相关档案和史料的记录来看,中央的考虑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出兵援朝,国力是否能够承受;另一方面,唇亡齿寒,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能否止步鸭绿江,还充满未知。

  “当时的实际情况,从战略角度来讲,其实我国政府别无选择,只有一条路,打!”在王顺才看来,如果让联合国大军压境鸭绿江边,中国北方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将随时面临战火威胁,而蒋介石也随时可能在东南沿海反攻,这样前后夹击,新中国是没有办法专心于国内经济建设的。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拒敌于国门之外。

  对此,《毛泽东军事文选》记载称:“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

  时年10月8日,中国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王顺才习惯称之为“开国第一战”。

  为了保密,当时部队的一切行动都是在绝对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吉林,一列列军用列车向东飞驰,又转而向南。

  10月的东北大地,没有了绿色。军运专列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闷罐车厢。王顺才倚坐在车厢里,列车憋足了劲呼啸前进。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