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别让“小事”成为民生短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人民日报:别让“小事”成为民生短板
2009年11月06日 09:29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3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读者不太满意的一些生活“小事”,并呼吁“民生事业要增强人文关怀的理念”。

  这些事情,在生活中都很普遍:有读者反映,坐长途硬座火车,“实在遭罪”,应该改进一下“座位背靠背的垂直设计”。还有的说,公交公司应该给公交车加个窗帘,“为在炎炎夏日出行的人遮挡阳光”。

  其实,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不小心,就“闹心”了。

  在火车站上下站台,高高的台阶,多数都没有滚梯,更没有残疾人专用通道。每次乘坐火车出门,男女老少,提着重重的箱子上下台阶争分夺秒赶火车,滋味真是不好受。

  不少城市,公交车站连个遮阳的地方都没有,夏天一顿暴晒,冬天一阵冰冻,雨天浇个浑身透;尤其是东北、西北的城市,冬天等公交车,简直是活受罪,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的风雪中,无遮无挡, 苦不堪言。

  供热部门算着日子、掐着点,而不是看天供暖。像今年,在辽宁早在10月中旬就入冬,下旬就出现了零下十摄氏度的低温,供暖部门非要等到11月1日,按“惯例”供暖的日子才开栓供暖。一家人冻得只好盖两床棉被。

  还有呢,不少公共事业部门,比如有线电视、自来水、通讯等公司,服务网点数量少,分布不合理,缴费或办手续,每次去都比菜市场人还多,排队等半天。

  这些不足,多数是举手之劳,无需大动干戈;最多稍稍投入,即能方便一大群人。

  这些问题看似“小事”,却都关系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关系社会和谐,当属民生大计;这些烦心事,还有个特点,基本都是中下收入阶层的烦恼。

  前些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过分强调GDP、工业增加值这些经济指标,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忽略了社会建设。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深得人心,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事业,注重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在财政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然而,仅仅是观念的改变、投入的增加还不够,民生事业牵涉千家万户,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并不比搞经济、上项目容易多少,那种“只要增加投入,民生事业自然会进步”的认识,并不正确。这些,仅仅相当于一个大厦,起了楼,还要装修设计;有了硬件,还有贴切的软件,才能运转。

  民生管理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要有饱满的人文情怀,有“把群众的需要当第一信号”的态度和作风;要有合理的制度设计,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当作工作努力的方向,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这样,民生工作才能真正做到百姓心坎里,民生部门才能在百姓心中有口碑。(何勇)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