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期待汶川地震捐款公示更加细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京报:期待汶川地震捐款公示更加细化
2010年01月03日 02:39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社论

  1月1日,四川省民政厅通过网络、平面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公示了“5·12”汶川地震接受社会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

  汶川地震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积极捐助,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捐赠资金使用情况的关注。四川省民政厅在2010年的第一天,就采取了公开、透明的方式,将汶川地震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以明细表格的方式公示,向行政透明化、公开化,捐款账目管理制度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收获。

  早在去年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捐赠资金的管理使用要“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此次四川省民政厅公示救灾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未雨绸缪,事先作出明确指示,有很大关系。同时,由于来自国际社会和国内各阶层的捐款数额大,要求在相关监督、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的呼声高涨,也应该和捐款公示有密切关系。

  尽管谁也不愿发生灾难,但中国在客观上就是一个多灾害国家,即使没有灾害,随着社会的进步,扶贫、助教等各种目的和性质的善款,也会源源而来,推动社会捐赠资金使用透明化、账目公示化,可以让捐助者捐得放心,让社会看得明白,意义十分重大;而上级主管部门能否持续关注,能否将这种关注由就事论事转为制度化、法律化的框架,能否建立起系统化、规范化的善款监管体系,社会和舆论的监督能否寻找到“着力点”,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将具有更加深远、更加关键性的意义。

  此次公示的确是一个良好开端,接下来,就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透明,进而更加具有公信力。

  公示采用明细表格的形式发布,但许多支出项目又并不十分“明细”,如许多款项的用处是“某某县公共服务(文化)”、“某某县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公共服务(文化)”是否和灾后重建密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究竟是灾民重建家园所急需的住房、学校、电站、桥梁,还是并不急需的其他项目建设?这些细节,都无法从这张表格中寻出端倪,表格上也未留可供进一步核实细节的电话、网址,而这在许多国家的类似公示中却必不可少。既然如此,舆论、公众欲借此公示,更有效地监督审查善款去项,就变得相当困难。

  据报道,截至2009年4月30日,汶川地震全国共接受国内外捐款659.96亿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107.16亿元,四川省民政厅公示的金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接受善款、物资的部门,不只是四川省民政厅,也不只是四川一个省。既然是公示和透明化,是接受社会监督,就应全方位公示、透明化,全面接受监督。因此,四川省民政厅的公示,只是一个开头,而不是全部。

  新年伊始,四川省民政厅做了件该做的好事。但,既然是好事,就应做彻底,应该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常态化,成为日后管理各类善款、捐赠物资用度的框架和指南。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