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超级神奇的“改造文字防强奸”——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羊城晚报:超级神奇的“改造文字防强奸”
2010年01月22日 15:20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网络是一个多舞台并存的大秀场。在这个秀场里,几乎任何人来了瘾头即可粉墨登场。在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就是供人自娱自乐的大卡拉OK厅,有了兴趣你就唱,有了快感你就喊。从胡戈到“胡搞”,从芙蓉姐姐到“芙蓉姐夫”……表演精彩的能赢得掌声,表演拙劣的、甚至表演超级拙劣的有时更能招来呐喊。因为这里不仅可以审美,同时还可以审丑;通过审丑,人们获得了心理上的优越感。

  最近在网络秀场里广受众人围观争议的表演者是一名律师。这个在上海执业的叶满天律师突然对文字学来了兴趣。他在一篇题为《16汉字之错:既不尊重女性,又误导儿童人生观》的文章中说,汉字中有些字对女性不尊重,比如“嫖”字,将“女”人和钞“票”放在一起,即为“嫖”,这给文字使用者传达什么信息?传达一种什么文化?这个字只能说是中文之污,建议更改为“彳不”。这样,从字面上就可看出是两个人做了社会不允许、不认可的事,相信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受到一次无形的教育,将来会有效地减少这种行为。“基于同‘嫖’改为‘彳不’一样的道理,”叶满天说,“我建议‘奸’改为‘犭行’,可以向所有人表明‘犭行’是一种兽行。我相信更改这个字可以减少百分之二十的强奸犯罪。” ……

  当然,叶律师还是不忘自己的职业,他表示,一些人认为尊重女性应从涉及法理的大事出发,不该纠缠于这些改改字的“小事情”,“但是细节决定成败。让受众包括儿童感觉到被尊重,让男孩和女孩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环境,这也很重要。”

  叶律师的这番高论,一下子就把法庭搬到网络,而他的观点则成了“控”“辩”两方争讼的“当事人”,不过许多网友“陪审员”都斥之为“一派胡言”。

  形声字与会意字是汉字的一大特色,从汉字结构中甚至可以窥见汉人的价值观念。孙隆基教授的著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就是通过汉字的构造来解读中国文化的内核。比如“欲”字的结构是“欠”“谷”,说明中国人一直为饭食问题所困扰,没饭吃就产生了欲望。在吃不饱年代,人们打招呼语言“吃了吗”就是“饭食焦虑”的佐证;“仁”字由“二”“人”组成,二人成仁,暗示了中国人际关系中“抱团”的重要性。同理,“性”的构成强调生殖目的而忽视“娱乐意义”,“忙”则表明“心”的“死亡”……

  汉字承传至今,现在只是表情达意的符号,很难担当那么多的象征和教育的重任。叶律师的专攻在法律而非在文字,他想当仓颉或许慎恐怕还力有未逮。如果采纳他的造字,我们就很难追溯中国文化的历史背影。至于他的所谓“减少百分之二十的强奸罪”、通过改字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云云,则与他以证据为重的职业精神相去甚远。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富人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一天,他在自家院子里看见一棵老树,竟“悟出”自己贫困的原因。他对儿子说:“你看,四方形的院子中央有棵树,不就是一个‘困’字吗?快把这倒霉的穷根砍下吧!”儿子深知好吃懒做才是“穷根”,便说:“没有木头,剩下你一个人站在院子中央,‘困’变成了‘囚’,不是更糟糕吗?”为免沦为阶下囚,富人放弃了砍树。

  对叶满天,这个故事应该这样解读:律师的职责是维护法律正义,让“人”走出四方院子不成“囚”,而不是挥舞斧头乱砍文字之树!(何 龙)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